國家電網公司系統首次實現特高壓換流站GIS室巡檢“全無人化”
今年,國網浙江電力創新組建“立體協同”智能巡檢體系,用無人機、機器狗等設備協同作業,讓GIS室首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無人化”巡檢。
10月16日,±800千伏靈紹特高壓工程完成所有檢修任務,全線通電復役。期間,國網浙江電力成功實現國家電網公司系統特高壓換流站GIS室巡檢首次“全無人化”。
圖為特高壓紹興換流站GIS室內航拍
±800千伏靈紹特高壓工程作為“西電東送”的重要載體,自2016年投運以來,累計向浙江輸送清潔電能近4000億千瓦時。特高壓換流站的GIS室密布著承擔開合重任的開關、隔離開關等770余個電網設備,維系著整個電網的能量輸送與安全穩定。室內空間狹窄、環境悶熱,以往都是進行人工巡檢,運維人員需要仰頭檢查高處設備,穿梭于密集管線之間,整個巡視過程耗時耗力。
今年,國網浙江電力創新組建“立體協同”智能巡檢體系,用無人機、機器狗等設備協同作業,讓GIS室首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無人化”巡檢。
圖為特高壓紹興換流站GIS室內“偵查兵團”
無人機飛行于設備高處與縫隙,精準判斷刀閘狀態,實時監測關鍵部位溫度,識別精度達±0.1℃。機器狗深入視覺死角,精準采集液壓油位、SF6壓力等20多類數據,實現巡檢點位100%覆蓋。50余處高清攝像頭構建起24小時不間斷立體監測網絡,典型異常識別準確率達98.5%。
無人化巡檢的實踐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以往需要2名運維人員耗費近2小時才能完成的人工巡視,此次在“立體協同”智能巡檢體系下,僅需30分鐘即可全面完成,效率提升近4倍。這標志著特高壓換流站GIS室運維從依賴人工巡視轉向“智慧運維”,構筑起一道更加高效的數字化防線。
?
編輯:梁曉云
?
版權聲明:未經新華財經書面授權許可,嚴禁任何個人或機構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或觀點。
免責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