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業 > 正文

華陽集團:從技術突破到創新驅動的新跨越

新華財經|2025年10月17日
閱讀量:

華陽集團堅持科技創新驅動,通過“雙輪驅動”戰略,不僅在煤礦智能化領域走在全省前列,更在鈉電等新能源新材料賽道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科技根基。

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企業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近期,山西省政府召開省屬企業改革發展工作座談會,再次強調科技競爭力的關鍵作用,為國有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高質量轉型進一步指明方向。

提升科技競爭力,是形勢所迫、任務所需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席卷全球。對于華陽集團這個擁有75年發展歷史的老牌煤企而言,面對傳統產業轉型壓力與新興產業競爭挑戰,提升科技競爭力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的“必答題”。集團更名后,作為山西轉型發展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緊迫性愈發凸顯。

近年來,華陽集團“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清晰勾勒出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的路線圖——立足煤、做強煤,做強做大傳統煤炭優勢產業,用當下核心競爭力培育未來核心競爭力;延伸煤、超越煤,做精做優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體現了華陽集團對發展趨勢的深刻把握和前瞻布局。

憑借敢啃硬骨頭、敢闖無人區的創新魄力,華陽集團于去年提前3年完成山西省煤礦全面智能化的目標任務,在煤礦智能化建設領域走在全省前列。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華陽集團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構建起鈉離子電池全產業鏈,研發的鈉電煤礦應急電源系統成功入選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集團躋身全國鈉離子電池產業第一梯隊,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皠撔氯A陽”,正逐步成為華陽集團實現科技突圍的“閃亮名片”。

提升科技競爭力,關鍵在行動、核心看實效

建設科技強企、實現轉型發展,等不來、買不來,只能靠干出來。提升科技競爭力體現在每一次技術升級、每一道工序優化、每一個瓶頸突破、每一類場景拓展中。

在煤礦智能化建設方面,華陽集團注重實效。二礦以構建智能化礦井“一張圖”為基礎,推進9大系統、36個子系統在線協同,實現井上遙控采煤、地面遠程集中控制原煤運輸,通過電腦顯示屏即可直觀查看井下實況,依托實時數據支撐安全生產決策;國家級智能化選煤廠一礦選煤廠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重要設備及場所視頻監控全覆蓋、全生產流程設備遠程操控與智能集控,部分崗位實現無人值守,運行效率高達99.74%。

在成果轉化方面,華陽集團以鈉離子電池為核心,不斷拓展應用場景。鈉電防爆手電筒為礦工巡檢提供安全照明;鈉電太陽能路燈無需外接電網,白天儲能、夜晚照明,適配小區、公園、城鄉道路等多場景;被譽為煤礦“生命電源”的鈉電煤礦應急電源,具備秒級響應、高可靠性等優勢,不僅在煤礦安全中發揮重要作用,還在開元公司作為“智能充電寶”參與峰谷調節,一個季度節約電費15萬元。

此外,被譽為“新材料之王”“黑色黃金”的“華陽造”高性能碳纖維,單絲直徑僅為頭發絲的十分之一,密度是鋼材的四分之一,拉伸強度卻是普通鋼材的數倍以上,還具備耐高低溫、耐腐蝕、抗疲勞等優異性能,在今年能博會上吸引了數家企業表達合作意向。

提升科技競爭力,需構建完善的創新生態

科技競爭力的提升,離不開完善的創新生態支撐。近年來,華陽集團聚焦產業前沿與“卡脖子”技術找準突破方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構建“產學研用”融合體系,與頂尖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化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

提升科技競爭力非一日之功,需保持耐心、凝聚合力、久久為功。正如華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革指出:“華陽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還是幼苗,需要精心呵護、澆水施肥,需要各部門、各單位的全力支持,需要全體華陽人有長跑的耐心和長期奮斗的準備?!?a href="http://www.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002906.SZ&codeName=華陽集團&type=5&crumb=股票,華陽集團&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華陽集團將不斷完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體制機制,健全符合科研規律的人才評價與激勵制度,營造更自主、安心的創新環境。

華陽集團還將倡導“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全員創新文化,鼓勵職工從“五小”創新做起,立足崗位進行小改小革。例如,新景公司洗煤廠利用舊皮帶制作防塵簾,減少粉塵對職工的身體傷害;開元公司發明簡易管路纏繞裝置,有效保護井下灑水管道。這些微創新將科技活力延伸至基層一線,凝聚成企業創新的堅實基礎。

展望未來,華陽集團將以重大項目為支點,以創新生態為杠桿,持續提升科技競爭力,讓科技創新真正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

編輯:劉羿鷺

?

版權聲明:未經新華財經書面授權許可,嚴禁任何個人或機構以任何形式復制、引用本文內容或觀點。

免責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