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轉”出新活力 揚帆正當時——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觀察

新華社|2025年07月08日
閱讀量:

當前,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正通過強化創新研發、推進數字化轉型、拓展海外市場等途徑,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在經濟環境變化的風浪中勇敢搏擊,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創新蝶變。

新華財經北京7月8日電(記者張千千、孫飛、馬麗娟)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

當前,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正通過強化創新研發、推進數字化轉型、拓展海外市場等途徑,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在經濟環境變化的風浪中勇敢搏擊,沿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創新蝶變。

向“新”而行 激活發展動能

超低鋁合金、硅基鋇合金、硅基鍶合金……這些形態各異的合金孕育劑記錄著寧夏石嘴山市寶馬興慶特種合金有限公司的創新轉型之路。

十余年前,高耗能、高污染的硅鐵合金行業成為落后產能淘汰的重點行業,寶馬興慶將視野轉向高端合金孕育劑這一新賽道?!肮咀鰧嶒灮?年時間,耗費6000多萬元后已資不抵債,可謂是‘背水一戰’?!惫靖笨偨浝硗鮿P說。

在鍥而不舍的攻關下,2015年底,寶馬興慶全面打通高端合金孕育劑的工藝路線,產銷量跳躍式增長,連續多年增速在20%以上,目前年銷售額達3億元,每年科研投入超過1000萬元。

當前,科技創新已成民營企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數據顯示,民營企業貢獻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涵蓋了80%以上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90%以上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

有效專利519件,其中發明專利190件;參與修訂國家標準24項、行業標準20項,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規范化……立白科技集團創新步履不停。

“我們不斷推動綠色環保技術革新,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綠色發展,更好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绷卓萍技瘓F董事長陳澤濱說,公司每年研發投入超過銷售收入的3%,產品配方原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超過90%,擁有中國輕工業綠色洗滌用品重點實驗室,獲得“綠色設計產品”認定139個。

民營企業創新活力持續激發,離不開政策措施保駕護航。

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以法治的穩定性增強企業發展的確定性;7部門聯合推出15項科技金融政策舉措,為科技創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鏈條的金融服務;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亮相,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債券市場“科技板”創新推出,支持科技型企業等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法治筑基、制度優化、活水澆灌,民營企業創新更有底氣。

5月,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5,較4月上升0.3點,結束了連續兩個月的下降趨勢,回升明顯;1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中小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

“從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到出臺一項項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舉措,都為我們創新發展營造了更加公平、穩定、可預期的環境,讓我們更加安心、更有信心?!标悵蔀I說。

以“數”為擎 推動產業升級

數字化轉型是增強民營企業發展韌性、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引擎。

在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處中藥提取車間,自動化控制系統大屏實時監控,藥材自動提取、加工,關鍵工序生產數字化控制覆蓋率達95%……這是由傳統制藥向智能制藥轉型升級的生動場景。

修正藥業集團總裁修遠介紹,近年來,修正藥業啟動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車間建設,實現中藥產品制造過程的數字化管控,顯著降低藥品生產交叉污染的概率,實現總體生產效率提高23.2%,運營成本降低22.2%,不良品率降低29%。

當前,我國大力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為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定下明確目標——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的城市開展第三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力爭到2026年完成100個城市4萬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著眼全國各地,《吉林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年)》《重慶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7年)》《江蘇省深化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網絡化聯接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多地出臺方案,持續激發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的愿景與需求。

賽迪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平臺企業、數字化服務商、信息技術企業等加快打造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其中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APP數量已超過46萬個。

“作為工業互聯網企業,我們深切感受到制造業等行業數智化轉型的旺盛需求?!睒涓萍悸摵蟿撌既?、首席運營官黃路川說,依托工業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智技術,樹根科技的工業AI能夠自動生成決策建議,快速處理生產調度、能耗控制、質量檢測等問題,提升企業工作效率,已幫助裝備制造、汽車、新材料、消費品等數十個行業提供了工業智能服務。

“數字經濟能夠促進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有利于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開辟經濟發展新空間?!敝袊嗣翊髮W應用經濟學院副教授張鐘文表示,鼓勵民營企業加快數字科技布局,加速實體產業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之舉。

通“聯”全球 打開廣闊市場

從國產機器人亮相國際消費電子展,到中國制造業企業海外投資建廠,再到國貨“潮玩”引發搶購熱潮……越來越多的中國民營企業走向世界舞臺。

近年來,民營企業正逐步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今年前5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7%,占整體進出口比重達57.1%。

海外市場是金山辦公重要布局的市場。目前,金山辦公全球月活設備數超6億。

“我們以‘在本地、為本地’作為出海的市場策略和產品策略?!?a href="http://www.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88111.SZ&codeName=金山辦公&type=5&crumb=股票,金山辦公&announ=sti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金山辦公高級副總裁畢曉存說,作為中國辦公軟件,“走出去”面臨著地區文化、用戶習慣差異等多方面挑戰?!拔覀兂浞肿龊檬袌稣{研,提高產品和技術適配性,連一個逗號都要符合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使用習慣,以靈活的本地化運營適應全球市場龐雜且細微的需求?!?/p>

安踏加快拓展東南亞市場,積極開啟國際化進程;影石創新的全景相機受到國外科技愛好者認可,公司業務和產品已拓展到上百個國家和地區……更多的民營企業闊步向外,通聯全球。

隨著中國企業的出海半徑不斷延伸,“朋友圈”也更加多元。從外貿數據看,今年前5個月,新興市場貢獻更多增量,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合計增長4.2%,對東盟增長9.1%,對非洲增長12.4%,多元化市場格局不斷拓展。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是為了獲得新市場和出口機會,更要通過擁抱全球來增強長期發展能力。與此同時,中國企業擁有豐富的資本、技術、銷售渠道、供應商網絡等,能夠為全球市場帶來更多資源。

踏浪出海,亦可持續夯實、依靠本土發展優勢。

今年2月,聯想集團在沙特的新制造基地奠基。這家75%以上營收來自海外市場的公司,在11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余個制造基地,在出海策略上仍然堅持約80%的制造業價值在中國完成。

“扎根本土、輻射全球是我們的破局路徑,也是我們抵御外部沖擊的制勝法寶?!甭撓爰瘓F全球供應鏈首席轉型官徐赫說,這一策略能夠更好依靠國內完整高效的產業鏈體系、物流效率及成本優勢,也將持續帶動國內上下游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與社會價值。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廣大民營企業將繼續以敢為人先的銳氣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在創新轉型中鍛造核心競爭力,在開拓市場中把握發展新機遇,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