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權益投資 銀行理財入市恰逢其時
在新“國九條”、《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實施方案》等政策助力下,銀行理財正在從“類存款”打理者轉型為更具長期視角的機構投資者。
新華財經上海7月10日電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在權益投資方面動作頻頻。參與港股IPO基石投資,以A類投資者身份網下打新……銀行理財作為耐心資本的角色開始走向臺前。
業內人士表示,應助推銀行理財“愿做”“敢做”“甘做”耐心資本,將“長錢”優勢轉化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
“長錢”崛起 銀行理財入市恰逢其時
在新“國九條”、《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實施方案》等政策助力下,銀行理財正在從“類存款”打理者轉型為更具長期視角的機構投資者。
從資金特性來看,銀行理財具備“長錢”潛質。如今,銀行理財存續規模重返30萬億元大關,和公募基金的體量旗鼓相當。在浦銀理財董事長何衛??磥?,銀行理財資金體量大、基盤穩,基于龐大的規模優勢,有望為資本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
光大理財董事長王景春表示,銀行理財資金的“長期”優勢主要體現在“三長”:一是產品封閉運作期與持有期相對延長,為資產端實施中長期策略提供充裕運作周期;二是資產配置更趨多元,在高等級固收資產打底基礎上,引入權益、商品、REITs、衍生品等多資產策略,提升組合的抗波動能力,增強收益韌性;三是政策環境持續優化,銀行理財資金已與險資、養老金等并列為長期資金主力,且在REITs、定增等投資領域獲得更多直投通道支持,為“長錢”拓展了更廣的增值空間。
“銀行理財資金已具備作為長期資金所需的制度支持與產品基礎??梢哉f,銀行理財資金入市迎來良好時機?!蓖蹙按罕硎?,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臺為銀行理財資金入市打開了窗口,也降低了銀行理財直接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門檻,既拓寬了銀行理財投資邊界,更有助于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市場形成良好投融資生態。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銀行理財以配置債券這類固定收益資產為主,也滋長出“穩健低波動”的特性。而對于股票這類權益資產卻鮮少觸及,也并非其強項所在。
在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下,銀行理財賴以生存的固定收益資產已無太大獲利空間,行業困境亟待破題。銀行理財布局權益投資是機遇所在,也恰逢其時。
知易行難 “愿去做”也“怕去做”
不過,銀行理財要做到真正“活水入市”,仍面臨一些“暗礁險灘”,須校準航向。
談及銀行理財參與權益市場的路徑探索,王景春直言,銀行理財資金要充分發揮中長期“耐心資本”作用,還須積極應對產品設計、專業能力、投資者教育等多重挑戰。
一是銀行理財客戶風險偏好存在不匹配。銀行理財客戶以中低風險偏好群體為主,需求以類存款為主,而權益類產品波動性較大,客戶容忍度偏低,銷售難度隨之上升。2022年底債市波動就曾觸發一輪“贖回潮”,讓一些機構“猝不及防”,規模一度大幅縮水。
“部分客戶看到凈值小跌幾天,就打電話問能不能贖回?!毙陪y理財財富管理事業部固收投資條線兼多策略及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封春升說,銀行理財客戶大多是風險偏好較低的“穩健派”,對凈值波動較為敏感。
銀行理財在產品銷售端的現實阻力更不容忽視,面臨“繞不過去的坎”:一方面,銀行理財代銷渠道偏好低風險產品,因此含權理財產品募集難度較大,仍處于推廣“爬坡期”;另一方面,首次購買中高風險評級的權益類理財產品仍需柜臺面簽與風險評估,流程相對繁瑣,限制了線上銷售效率。
二是資產負債久期結構存在不匹配。當前,資金“短”、資產“長”的錯配問題依然突出,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投資者行為趨于短期化。
何衛海表示,市場上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期限較短,而上市公司定增、公募REITs等項目往往需要較長鎖定期,二者之間天然存在結構性矛盾。
“要進行長期投資,就得用長期資金。但是我們的產品封閉期大多是6個月或9個月,要配定增就很難?!币晃汇y行理財公司固收團隊負責人表示,當前銀行理財產品久期設計仍在探索階段,真正實現資產負債久期匹配、服務企業長期發展,須進行更大的制度創新與客戶教育投入。
三是銀行自身投研能力存在不匹配。業內人士坦言,雖然不少銀行理財公司“愿去做”耐心資本,但又“怕去做”。從“固收專家”轉型為“多面手”,銀行理財公司在研究體系和投研能力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王景春認為,當前銀行理財的權益投研體系仍有提升空間,行業研究深度、估值框架與量化平臺建設仍待完善。
“銀行理財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多數機構尚未建立成熟的權益投研體系,在產品設計和風險控制方面與基金公司存在差距?!焙涡l海表示,如何將指數、量化、FOF/MOM等多種方式有機融合,是銀行理財發揮大類資產配置優勢、參與多元策略投資的破題關鍵。
完善機制 推動權益投資破局
業內人士表示,攪動銀行理財資金這一池“春水”,須著眼于銀行理財客戶退出機制不暢、考核機制短期化等現實掣肘,并逐個擊破。
——打通投資便利性與多層次銷售通道。銀行理財資金要扮演資本市場長期投資者的角色,須依賴更加靈活多元的銷售體系。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允許互聯網平臺、券商等機構參與理財產品代銷,構建更加細分和高效的客戶觸達路徑。
“建議取消中高風險產品銷售的面簽要求,與公募基金權益類產品的購買流程要求保持一致,提升其購買此類產品的便捷度和體驗感?!币患液腺Y理財公司的高管表示,希望進一步豐富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渠道,如券商渠道及互聯網渠道,增加客戶的覆蓋面和投資普及渠道。
銀行理財產品形態雖已豐富,但銷售與退出機制仍有不暢。發行長期限封閉式銀行理財產品有助于培育長期資本,但對客戶而言,進入持有期后退出通道狹窄,是制約長期限產品發展的主要因素。對此,何衛海建議,行業共同探索建立份額轉讓平臺等退出機制,為客戶提供理性的流動性出口,改變負債久期較短的行業現狀。
——打造“長錢長投”的良性生態。當前,多數銀行理財公司依然采用季度或年度凈值排名作為核心考核指標,而在高波動資產面前,易引發“追漲殺跌”,還有不少機構試圖“粉飾”凈值波動。
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是關鍵一環,應從根本上改革考核導向,逐步建立起以滾動周期回報、風格一致性、長期持倉能力為核心的評價體系。
封春升建議,從三方面著手強化生態配套:一是優化投資經理考核機制,延長至3年以上周期考核,強化風險調整后收益等長期指標考核;二是爭取將銀行理財產品納入養老金賬戶,真正對接天然的長期資金;三是優化會計核算制度,如借鑒保險OCI賬戶,對部分長期權益資產采用非市值波動計量方式,弱化短期估值擾動。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