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積極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一線觀察之六

新華社|2025年07月11日
閱讀量:

記者近日調研發現,各地各部門持續創新舉措完善公平競爭、信用監管等制度規則,推進統一市場監管執法,切實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努力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題:積極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一線觀察之六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客觀要求。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要求“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推進法治化市場監管……記者近日調研發現,各地各部門持續創新舉措完善公平競爭、信用監管等制度規則,推進統一市場監管執法,切實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努力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統一監管 讓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

盛夏時節,記者來到位于江蘇常州的天合光伏產業園。智能工廠里,太陽能電池組件在生產線上按序流動;展示墻上,密密麻麻的證書印證著這家新能源企業的創新成果。

7月3日,天合光能對外宣布與奧地利一家能源巨頭公司簽署協議,將在未來5年內為其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項目提供超過700MW的可靠高效高性能光伏組件。

就在同一天,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了一場光伏行業制造業企業座談會,提出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致力于技術創新,堅守質量安全底線,加強國際合作,加快塑造我國下一代光伏產品的競爭優勢。

“這次座談會讓我們感受到監管層引導行業有序競爭、加快提質創新的決心,給予行業巨大信心?!?a href="http://www.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88599.SS&codeName=天合光能&type=5&crumb=股票,天合光能&announ=sti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的話,道出行業的共同心聲。

近年來,“內卷式”競爭讓不少行業和企業深受其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時,再次強調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堅持問題導向,推進公平統一監管,凈化市場生態——

天津精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通過廣播、微信平臺銷售假冒中國農業品牌“小站稻”大米,四川省白月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電商直播平臺銷售假冒商標侵權商品……7月初,市場監管總局集中曝光一批通過侵權假冒破壞公平競爭的典型案例。

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離不開政府部門重拳整治市場亂象,持續優化制度建設。

《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實施辦法》于今年4月20日施行,加強源頭約束;自2025年4月至12月開展整治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專項行動;多部門約談京東、美團、餓了么等平臺企業……

一項項維護公平競爭的舉措相繼推出,更好培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成長“土壤”。

堅持苦練“內功”,加強行業自律,推動創新發展——

在武漢,東風汽車牽頭成立車規級芯片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在合肥,江淮汽車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尊界超級工廠,通過自研算法及工業級監控機器人等不斷提高產品檢測精度……記者在一線感受著汽車產業的創新脈動。

1個多月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發出中國汽車業的共同聲音:“價格戰”沒有贏家,堅持創新才是制勝之道。

2022年修改的反壟斷法,將“鼓勵創新”寫入法律條文。調研中,記者深切感受到,不少企業深受“內卷”之苦,愈發認識到要想在競爭中突出重圍,關鍵要修好創新這門“內功”。而政府部門在懲治壟斷行為和反不正當競爭等方面持續發力,并與信用監管聯動,實現對低質惡性競爭行為的多維約束,引導建立公平競爭、誠信為本和創新發展的互動機制,充分激發市場創新活力。

更多行動在推進,更多共識在凝聚——優機制、破壁壘、護公平,更好統籌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才能讓經營主體活力充分涌流,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向好。

監管為民 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行政執法,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企業和群眾。

“以往不同部門多次檢查,我們要反復準備材料,現在一次就能完成多項檢查,既沒耽誤營業,還能清晰了解各方面規范?!焙秉S石某酒店負責人蔡先生說。

前不久,黃石市場監管、公安等多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轄區酒店開展“綜合查一次”活動。司法機關行政執法監督人員全程參與現場監督,同時引導企業依法經營。

這一活動,正是今年3月以來在全國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的縮影。

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必須聚焦企業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動真碰硬。

針對亂收費問題靶向攻堅,嚴查政府部門及下屬單位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超標準收費、轉嫁審批成本等違規行為;整治行業協會商會利用行政影響力強制收費問題;強化陸路、海運口岸等交通物流領域收費監管;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費政策,嚴格開展新政策的合規審查……

治理涉企亂收費是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記者在調研中了解到,針對部分領域的亂收費問題,監管部門綜合施策、重拳整治,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既要刀刃向內,緊盯“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問題真監督嚴查處,又要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調研中,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市場監管局曾收到49封舉報信,矛頭直指轄區內眾多木材商戶在電商平臺標注的木材“產地、等級、小頭直徑、含水率”等多項參數缺乏檢測依據,涉嫌違反廣告法。甚至有舉報人要求,對每家商戶處以20萬元至100萬元罰款。

“平臺要求填參數,我是按行業經驗填的數值,怎么就被投訴了?”木材經銷商陳先生感到困惑。

集中約談涉事商戶,調研摸清行業特性,當地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木材作為非標準化天然產品,難以像工業品一樣提供統一權威檢測。原木做全項檢測的費用甚至高過利潤,小微商戶難以承受。最終運用“首違不罰”“過罰相當”等柔性執法手段,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處罰的決定。

記者調研發現,如何在保持監管力度的同時推進服務導向,是執法部門正在破解的課題。

上海出臺市場監管領域不予行政處罰和減輕行政處罰實施辦法,細化輕微違法不予立案的程序;江蘇開展“信用+”漸進式執法試點,探索在執法中運用信用合規、信用承諾、失信懲戒等信用監管工具,將信用“軟”約束與執法“硬”震懾相結合;深圳龍華區建立“柔性執法”機制,對主動自查自糾的輕微違法企業,開通免罰清單綠色通道……

“執法不等于一罰了之,最終目的是讓經營主體樹立高度自律?!北本┐髮W法學院教授薛軍表示,規范涉企執法是服務型執法理念落地的生動實踐,讓市場既有秩序井然的安全感,更有生機勃勃的創新力。

筑牢根基 讓法治化市場監管走深走實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市場監管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發揮好法治監管的支撐保障作用。

夯實法治基礎,必須加快完善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規則體系。

今年5月20日,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施行,以法治的穩定性增強企業發展的確定性。

“民營經濟促進法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將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落實下來,為我們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惫蓉S源集團董事長王啟一對記者說。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提請審議,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自今年10月起施行……今年以來,我國市場監管領域立法進度不斷加快。

“保障公平競爭有法可依,有利于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公平競爭?!鄙虾=煌ù髮W講席教授王先林說。

讓市場更有效,需要推進法治實施,厘清政府的權責邊界。

對于無碼執法,企業可以說“不”。重慶市渝中區推行“掃碼入企”,增加執法透明度,避免隨意檢查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若沒有執法碼,企業有權拒絕檢查并留存相關證據,還可以向區級司法行政機關申請執法監督。

吉林建立“無事不擾”的白名單制度,將信用風險等級為A級,且“近3年無較大處罰、無安全事故、無信用污點、無拖欠款項、無偷稅漏稅”的經營主體納入其中,并通過配套激勵措施賦予發展新動能,釋放經營主體活力。首批入選白名單的13.5萬戶經營主體中,有9.7萬戶個體工商戶,吉林也成為全國首個將個體工商戶納入白名單管理的省份,標志著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在普惠層面取得突破。

不斷加強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制定行政許可事項、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動態調整市場監督管理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全面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監管有作為,市場才更有活力。

新作為帶來新氣象。不斷鞏固和強化公平競爭政策基礎地位,以法治監管固根基、信用監管塑生態、智慧監管提效能,將推動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公平競爭治理邁出堅實步伐,護航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記者韓潔、趙文君)

?

編輯:張瑤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