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華財經調查】風機大型化與退役潮雙重發力 增速器或面臨較大供給缺口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15日
閱讀量:

當前,我國風電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風電新增裝機規模持續突破。業內專家表示,風電憑借接近光伏的度電成本及更高收益率和更平穩的輸出,促使新能源新增指標或向其傾斜。同時,我國風電行業正經歷“風機大型化”與“退役機組替換”的雙重變革,“以大代小”改造項目推高大功率機組需求,核心部件如風電增速器或面臨較大供給缺口。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7月15日電(記者吳叢司)在寧夏銀川市西夏區銀川威力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威力傳動”)在建的風電增速器智慧工廠地基深處,5000多根60米長的錨桿穿透流沙層直抵巖床。

站在生產車間的一排增速器產品前,威力傳動董事長李想告訴記者,這些錨桿每根承受的巨大拉力,正如風電零部件商當下的處境——在全球能源轉型與產業鏈重構的交匯點,面對成本壓力、技術迭代及國際競爭的多重挑戰,正通過技術革新、產能升級與產業鏈整合鍛造新的支撐結構。

當前,我國風電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風電新增裝機規模持續突破。業內專家表示,風電憑借接近光伏的度電成本及更高收益率和更平穩的輸出,促使新能源新增指標或向其傾斜。同時,我國風電行業正經歷“風機大型化”與“退役機組替換”的雙重變革,“以大代小”改造項目推高大功率機組需求,核心部件如風電增速器或面臨較大供給缺口。

新能源新增指標或向風電傾斜

2024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規模創歷史新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近期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24年度》顯示,2024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7982萬kW,同比增長5.5%;年底累計裝機5.2億kW,同比增長18.0%,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5.1%。報告預計,2025年全國風電新增裝機約8000萬kW。

而部分機構對于今年風電新增裝機預期更為樂觀。中金公司研報認為,2025年預計國內風電新增裝機110GW—120GW,有望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

廣發證券電新聯席首席分析師紀成煒對記者表示,各省市海風發展目標堅定,風電招標量超預期,未來海風增長是亮點,我們預計2025年全年陸風裝機100GW左右,海風裝機15GW,迎來裝機熱潮。

近年來,風電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疊加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優化,共同推動了風電成本的快速下降。這一趨勢使電力集團在風電場投資中獲得不錯的收益,項目收益率顯著提升。

“根據我們不完全統計,2023年國內各省下發風/光指標226/183GW,2024年則為183/150GW?!?a href="http://www.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0109.SS&codeName=國金證券&type=5&crumb=股票,國金證券&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國金證券新能源與電力設備首席分析師姚遙對記者表示,考慮到今年發布的“136號文”政策要求新能源項目全面參與市場化交易,風電項目收益率相對優勢或有所提升,后續發放的新增指標或呈現向風電傾斜的趨勢。他預計今年國內風電新增裝機規模大概率超110GW。

今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下稱“136號文”),推動新能源(風電、光伏)上網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

業內專家表示,正在經歷降價周期的光伏行業,其投資收益表現相對疲軟,其核心矛盾在于光伏發電的強間歇性特征——每日11:00至15:00光照高峰期,全國光伏電站集中發電,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發電公司通過報低價的方式來實現電量出清,山東、浙江等地因此出現“負電價”現象;而15:00之后高峰期一過,發電量驟降,造成電力供應曲線劇烈波動。

“風電通過配套低成本儲能設備,就能實現全天候平穩發電?!崩钕雽τ浾弑硎?,當前風電度電成本已接近甚至低于光伏,較火電更是具備顯著優勢,由此形成更強的投資吸引力,這也是風電產業這兩年快速發展的根本邏輯。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6.1億千瓦,同比增長18.8%。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0.8億千瓦,同比增長56.9%;風電裝機容量5.7億千瓦,同比增長23.1%,增長幅度較4月的18.53%進一步提升。

風機大型化趨勢降本效果顯著

我國風電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無論是海上風電還是陸上風電,都得益于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產業規模的持續擴大,使得風電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風機大型化是行業趨勢,風機大型化有利于降本?!奔o成煒表示。

金風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在手訂單為例,6MW及以上銷售容量1823.70MW,占比70.47%,4MW(含)-6MW銷售容量760.95MW,占比29.41%,4MW以下銷售容量3MW,占比0.12%。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CWEA)數據,截至2024年底,3.0MW以下(不含3.0MW)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從2023年的56.1%降到47.4%;3.0MW至5.0MW(不含5.0MW)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為18.8%,比2022年下降了約2.6個百分點;5.0MW及以上風電機組累計裝機容量占比達到33.8%,比2022年增長了約11.3個百分點。

金風科技披露的數據,2025年3月,全市場風電整機商風電機組投標均價為1590元/kW。

姚遙表示,風機大型化對項目降本效果顯著,除風機本身單位制造成本下降外,大型化還將帶動線纜、施工、用地等支出降低,從而推動項目大幅降本。以陸風為例,采用10MW機型項目的單位較采用5MW機型的項目造價可降低超過20%。

據CWEA數據,2024年我國新簽訂單中海上風電機組的平均單機容量已經上升至9.981MW,同比增長3.9%。據Rystad Energy的研究項目推算,對于1GW的海上風電項目,采用14MW的風電機組將比采用10MW風電機組節省1億美元的投資,由此可見,風機的大型化將帶來風電成本的下降。

不過,姚遙指出,隨著國內風機大型化逐步進入“無人區”,行業對質量及可靠性的嚴格要求或令風機大型化的步伐有所放緩。

風機退役潮或致增速器面臨較大供給缺口

業內專家指出,隨著風電產業進入規?;l展后期,機組退役與升級需求開始釋放。我國風電核心設備設計壽命通常為20-25年,但受早期技術限制及設備老化影響,實際服役多在15年左右,具備改造升級需求。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數據顯示,進入“十四五”,我國風電退役換新市場規模呈指數級增長:2025年將退役機組1800多臺,裝機容量1.25GW;2030年將達10GW/年;2035年累計將達100GW;2045年累計將達150GW。

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風光設備循環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數據,2024年全國已有140多個風電退役項目獲批,預計2025年后將進入加速期,更多項目進入實質性拆除階段。

CWEA數據顯示,預計到“十五五”期末,將有約9300萬千瓦1.5兆瓦及以下機型的風電機組面臨改造升級。

記者了解到,通過拆除原有1-2兆瓦機組更換為5-6兆瓦新機組的“以大代小”改造項目在寧夏、山西、內蒙古等風光資源富集區正快速鋪開?!耙源蟠 钡纳壞J郊饶茏岋L電場在繼續計提剩余折舊的同時獲得新增發電收益,也進一步推高了對大功率機組的需求。

李想表示,基于這種爆發性需求,預計像風電增速器這樣最核心的零部件會存在巨大供給缺口。

記者了解到,威力傳動在西北地區布局了唯一的風電增速器工廠,基于兩大戰略考量:一是區位經濟性優勢,覆蓋沙漠、戈壁、荒漠地區陸上風電大基地的集約化交付需求,降低物流成本;二是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閉環,既把握增量市場拓展機遇,也瞄準存量機組替換需求,同步構建檢修運維、再制造等市場服務體系。

對于風電增速器業務,威力傳動采取“穩健優先”的發展策略。作為市場后發者,盡管在工藝技術層面具備后發優勢,但品牌口碑的建立需要長期沉淀——當前產品研發雖已進入第四年,仍需獲得金風科技等主機廠及各大電力投資商的深度認可。在此關鍵培育期,公司將“交付安全”置于利潤之上,通過零事故交付構建市場信任。

這種策略源于增速器特殊的風險屬性:與可在塔筒維修的減速器不同,增速器故障必須整機吊裝更換。陸上風電場景中,單次維修成本高達產品售價的2倍(含設備成本+吊裝費用);海上風電損失更可能擴大至5-10倍。

隨著風電大型化持續推進、退役潮與增量需求雙重驅動,風電增速器市場或面臨較大供給缺口。在這一過程中,技術突破、產能布局與質量把控將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而供給缺口的填補,則需全產業鏈協同發力,共同支撐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作家
文章:556 人氣:558
作家介紹
手機掃碼訪問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