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利率調整步調不一 全球資產格局醞釀重塑
全球主要經濟體面臨的宏觀環境各不相同,當前多國央行貨幣政策路徑演繹分化格局:或調整步伐,或保持觀望,利差變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新華財經北京8月15日電 全球主要經濟體面臨的宏觀環境各不相同,當前多國央行貨幣政策路徑演繹分化格局:或調整步伐,或保持觀望,利差變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眼下,在經濟數據與政治因素的共振下,美聯儲降息氛圍愈漸濃厚,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幾近充分定價。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期有關“美國降息,日本加息”的呼吁,更進一步強化了降息預期,促使市場討論重心從美聯儲“是否降息”轉向“降息多少”。市場分析認為,如若美聯儲降息“靴子落地”,全球資產有望迎來重新定價。
貨幣政策調整節奏各異
縱觀全球央行利率政策格局,“分化”無疑是核心關鍵詞。例如,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降息的高聲疾呼,美聯儲依舊“按兵不動”,已連續五次會議決定維持利率不變。歐洲央行在利率“八連降”后,也暫時停下了腳步。
除了維持觀望之外,也有央行繼續推進貨幣寬松。英國央行在8月議息會議上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4%。這一結果雖然符合市場預期,但其投票過程卻十分曲折——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首輪投票時三派分立,未能達成多數意見,最終在第二輪投票中以5比4的微弱優勢勉強通過利率決議。
當地時間8月12日,澳大利亞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6%。這是澳大利亞央行在今年2月采取降息措施后,年內第三次降息。在經濟增長前景黯淡的背景下,市場分析認為,澳大利亞央行可能延續寬松進程?;谑袌龆▋r所隱含的假設,澳大利亞央行預計未來一年將總共降息80個基點,使利率降至2.85%至3.1%的區間。
對比其他發達國家央行,澳大利亞央行本輪寬松周期啟動較晚。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澳大利亞央行共加息425個基點。此后,在多數發達國家央行轉向貨幣寬松周期的2024年,該國央行連續多次維持利率不變,直到今年2月宣布降息25個基點至4.1%,為4年多來首次降息。
日本央行則行進在加息的道路上,但其貨幣政策也面臨著復雜的局面。日本央行7月31日宣布,繼續將政策利率維持在0.5%左右不變。2024年3月,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開啟貨幣政策正?;窂?。今年1月,日本央行將政策利率由0.25%提高至0.5%左右,至今已連續四次會議“按兵不動”。
美聯儲降息窗口打開
在年內多次維持利率不變后,“美聯儲何時降息”的疑問始終縈繞在投資者心頭。隨著最新非農、CPI等數據的出爐,這一問題的答案呼之欲出。
8月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7月CPI同比增長2.7%,再度低于預期和前值,核心CPI同比增長3.1%,小幅超出預期。
相對溫和的通脹數據,疊加此前疲弱的7月非農就業數據,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于9月重新開啟降息進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截至8月14日,投資者預計美聯儲在9月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已高達95.8%。
貝森特近期的表態,則讓市場對美聯儲9月降息路徑打開更多想象空間。他呼吁美聯儲從9月開始降息50個基點,并在后續累計下調至少150個至175個基點。
不過,當地時間周四,貝森特又試圖淡化其關于美聯儲“可能會進入一系列降息周期”的言論,稱只是模型顯示,“中性”利率將比現在低150個基點左右。
“貝森特近日的表態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強烈反響,其重要性不僅在于幅度的激進,更在于身份的特殊。作為美國財政部長,他罕見地跨越職能邊界,對美聯儲未來政策作出明確指引?!?a href="http://www.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211.SS&codeName=國泰君安&type=5&crumb=股票,國泰君安&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國泰君安國際宏觀團隊表示。
在這番言論的刺激下,市場討論的焦點已從美聯儲9月是否重啟降息,轉向降息的性質、力度和節奏。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鑒于美聯儲內部并未消除對通脹反彈的疑慮,即便今年9月美聯儲啟動了第二階段降息,也應該是呈現出“降息周期相對較短,首次降息力度較為溫和,降息次數總體有限,聯邦基金利率未必降至2%以下”特點的預防式降息。
“除非9月初公布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非常糟糕,或8月底公布的PCE價格指數大幅低于預期,才有可能首次降息50個基點?!边B平說。
全球資產有望迎來重新定價
作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變量,利率的變動不僅反映了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更牽動著資本流動、投資決策、市場情緒等關鍵因素。
在全球央行貨幣政策“錯位”的背景下,利差變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喊話”美聯儲考慮大幅降息的同時,貝森特在最新發言中還建議日本央行應當加息。貝森特批評日本央行在應對通脹問題上明顯“行動太慢”,需要通過加息來控制物價。這與日本央行相對鴿派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上述國泰君安國際宏觀團隊表示,貝森特所提倡的這種“美降日升”的政策錯位,將重塑全球利差結構,觸發資本流向、匯率波動和資產價格的再定價。
“歸根到底,爭論的核心是全球金融周期的重新定價?!痹搱F隊稱,當美國的真實融資成本過高與日本遲滯的正?;M程在同一時間窗口相遇,全球風險溢價的地圖就會被改寫。
在諸多不確定性之中,可以確定的是,若美聯儲降息“靴子落地”,全球資產格局也將被改寫。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撰文表示,預計美聯儲降息后,全球金融市場將迎來流動性寬松驅動的上漲。對于股市而言,降息可直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估值,尤其是對利率敏感的高成長科技股可能利好更加突出;在固定收益市場方面,降息預期下,美債收益率,尤其是短端收益率可能進一步走低。
對于中國而言,連平認為,美聯儲重啟降息的貨幣金融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貨幣政策將獲得新的寬松空間;二是人民幣有望加快恢復性升值;三是境外資金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流向人民幣資產。
?
編輯:崔凱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