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華解讀】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速攬” 未來信貸投放主線明顯

新華財經|2025年08月16日
閱讀量:

業內專家表示,這些舉措既有總量保障也有結構優化、價格引導,既有傳統工具的拓展優化也有新工具的探索創新,在注重部門協調的同時,還強調外界溝通。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8月15日電(記者 翟卓)15日,《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下稱“報告”)重磅發布,在總結上半年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同時,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并對下階段貨幣政策思路進行闡述。

“總的來看,面對上半年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及諸多不確定性,貨幣政策組合拳與其他宏觀政策相互配合,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持續營造適宜的環境,同時宏觀政策思路的轉變也有助于經濟供求動態平衡。往后看,已實施政策的效果還將進一步顯現,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也仍是未來信貸投放的主線?!笔茉L人士說。

——上半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持續顯效

報告顯示,上半年,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效果較為明顯。金融總量平穩增長,信貸結構不斷優化,社會融資成本處于低位,人民幣匯率也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梳理來看,人民銀行在去年四次實施了比較重大的貨幣政策調整之后,今年上半年又推出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包括降準降息、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等三大類、十項舉措,并在1個月內全部落地實施。

業內專家表示,這些舉措既有總量保障也有結構優化、價格引導,既有傳統工具的拓展優化也有新工具的探索創新,在注重部門協調的同時,還強調外界溝通。從前7個月走勢較好的金融數據來看,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較為明顯。

與此同時,報告還體現出宏觀調控思路轉變逐步顯效。無論是5月推出的服務消費和養老再貸款工具,還是近日宣布的育兒補貼及兩項貸款貼息政策,都表明我國宏觀政策思路在加快轉變,更加關注惠民生以及提振消費。

在上述專家看來,我國已逐步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居民消費尤其是高質量的服務消費空間巨大,有助于實體經濟供求動態平衡。

其表示,國際經驗表明,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將逐漸從商品消費主導向服務消費主導轉變,未來服務消費有望保持蓬勃發展勢頭,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同時我國服務業估值也有進一步改進空間。

另在物價方面,報告中還提到,有效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也有助于經濟供需平衡,并且會對物價回升產生積極影響。

市場人士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多次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社會融資條件比較寬松,在提升物價方面貨幣政策做了很多努力,并已將其作為政策的重要考量。但從根本上看物價還是由供需來決定,提振物價需要各項宏觀政策發揮合力。

中央提出整治內卷、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后,近期焦煤焦炭、熱軋卷板、玻璃等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了明顯上漲?!半S著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供需良性循環有望加快,對于促進物價回升也有積極作用?!鄙鲜鋈耸空f。

再往后看,報告明確,人民銀行將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充裕。推動物價保持在合理水平。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

在市場人士看來,政策舉措從中央銀行到金融體系再到實體經濟,其傳導效果是會持續的,已實施政策的成效會進一步顯現。下一步,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關鍵還是要抓好落實,對前期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要密切跟蹤,保持連續性,增強靈活性,充分釋放政策效應。

——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仍是未來信貸投放主線

當前,銀行貸款的重點投向與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方向一致。報告開設的四個專欄,均聚焦于信貸結構優化和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報告顯示,近年來人民銀行從多個維度著手優化信貸結構。大部分新增貸款投向新動能和擴內需相關領域,新增貸款結構已由2016年的房地產、基建貸款占比超過60%,轉變為目前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貸款占比約70%。

如在專欄1中,報告梳理了普惠小微金融服務十年成就,并表示人民銀行將不斷提升普惠小微金融可獲得性、可持續性,實現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同時其中還包含涉供應鏈和行業等方面的表述,體現了對整治內卷式競爭的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一些支柱產業的供應鏈產業鏈長,涉及面廣,穩定發展對經濟具有重要影響。近年來人民銀行積極推動供應鏈票據平臺、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建設,滿足企業供應鏈融資需求,在盤活應收賬款、緩解現金流壓力上成效顯著。

而根據專欄2,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力度持續增強。報告顯示,近年來不僅有大量信貸資源投向科技領域,還有更多工具提供政策支持,有力推動了科技貸款服務量增、價降、面擴。截至6月末,科技貸款余額已達4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5%。

今年5月,人民銀行又聯合證監會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進一步豐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渠道和機制,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更有力金融支撐。

專欄3則顯示,我國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過程中,人民銀行逐步轉變宏觀調控思路,支持推進結構優化。

例如從貸款期限結構看,中長期貸款占比上升,有助于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近十年來,我國人民幣中長期貸款占比已經上升了近11個百分點,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持續快于全部貸款增速。

另外從社融存量構成看,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企業債券、政府債券和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等直接融資占比已提升至31.1%,較2018年末上升了4.4個百分點。

“當前貸款期限提升,有助于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而直接融資占比上升,則代表我國融資結構持續優化,不僅有利于更好滿足企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也可充分發揮財政乘數效應進而更好拉動總需求?!笔茉L人士說。

最后在專欄4,報告強調,金融支持促消費要關注改善高品質服務供給。目前我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中的服務消費占比仍低于50%,還有較大增長空間。

在業內專家看來,需求較強領域的服務消費供給不足是當前我國促消費面臨的突出矛盾,這也為未來金融支持促消費指明了方向。金融部門要支持推動改善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

編輯:王春霞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