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8月21日
商業銀行并購貸款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社?;鸲径日{倉換股:選龍頭重業績;資金借“基”加速進場 兩天內近六成股票ETF規模增加;物管行業中報:減值壓力降低致業績回升。
新華財經北京8月21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金融監管總局8月20日發布的《商業銀行并購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進一步提高并購貸款占并購交易價款比例上限,延長貸款最長期限,更好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辦法提出,商業銀行應當綜合考慮并購交易和并購貸款風險,審慎確定并購貸款占并購交易價款的比例,確保并購資金中含有合理比例的權益性資金,防范高杠桿并購融資風險??刂菩筒①徺J款占并購交易價款的比例不得高于70%,權益性資金占并購交易價款的比例不得低于30%。參股型并購貸款占并購交易價款的比例不得高于60%,權益性資金占并購交易價款的比例不得低于40%。
隨著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密集披露,百億級私募第二季度的持倉情況逐步浮出水面。第三方機構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統計截至8月18日已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數據,17家百億級私募重倉持有33只個股,合計持股市值達225.51億元(以第二季度末收盤價計算)。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三大科技成長板塊的個股數量占比超42%,成為核心配置方向。15只個股獲增持,新進標的則集中在高端制造與周期反轉領域,折射出頭部私募“成長與復蘇并重”的布局思路。
數據顯示,三季度以來,機構密集調研水晶光電、工業富聯、鵬鼎控股、環旭電子、藍思科技、大族激光、京東方、東山精密等30多家蘋果產業鏈公司。記者了解到,目前蘋果iPhone 17已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機構認為,隨著蘋果新機備貨,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上海證券報
8月20日,A股再次讓投資者感受到本輪行情的強勁勢頭,滬指僅用半天時間便完成高位休整,午后再度在權重股的帶領下創出十年新高,并幾乎收于全天最高點。近兩個交易日,資金抱團核心資產的趨勢愈加明顯,該現象在科技主線內部尤為突出。在本輪行情之前,A股市場已連續兩年呈現“杠鈴策略”占優的特征,即以銀行為代表的紅利資產與以主題投資為代表的小微盤股持續占優,而處于中間位置的核心資產持續受到冷落。隨著下半年經濟環境復蘇疊加增量資金涌入,多家機構提示重新聚焦核心資產,尤其要重視績優成長股的配置價值。
根據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報,社?;鹪?16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現身,通過對這些公司分析發現,社?;鸩粌H關注公司質地,優選細分行業龍頭股,還關注企業最新的業績表現。從社?;鸬男逻M標的看,根據截至8月20日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社?;鸲径刃逻M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公司有25家。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高端制造和醫藥生物領域。
8月20日,恒瑞醫藥發布2025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7.61億元,同比增長15.88%;實現歸母凈利潤44.50億元,同比增長29.67%,營收、凈利均創同期新高。同日,恒瑞醫藥公告將回購10億元至20億元的股份,用于實行新的員工持股計劃,2025年激勵規模不超過1400萬股。上半年,恒瑞醫藥邁入創新藥豐收期,創新藥收入是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報告期內,公司創新藥銷售及許可收入為95.61億元,占營收比重達60.66%,其中創新藥銷售收入為75.70億元。上半年,恒瑞醫藥堅持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并重,創新藥對外許可作為常態化業務,推動出海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第二引擎。
證券時報
“一頓飯的工夫,便有一款新車進入市場?!边@已成為中國品牌車型慣常的更新節奏。即便在“反內卷”的當下,國內車企推新車的節奏仍在提速。數據顯示,當前國內車企日均新車迭代率已攀升至3.2款左右。在“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換代”的節奏下,汽車呈現出“快消品化”趨勢。這種更新,一方面為消費者帶來了多樣化選擇,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各家車企的競爭壓力,提升了車企踏準市場節拍的難度,不少車企在競速焦慮中“緊趕慢趕”式上新,以避免被擠下牌桌。近期,小米、零跑、小鵬等企業陸續發布半年經營業績,造車新勢力正在集體跨過“盈虧平衡點”?!吧狭俊备偁幹?,圍繞技術、品牌、生態的終極競爭依然膠著。有受訪者認為,中國汽車行業終將從“百舸爭流”的春秋時代,邁向“強者恒強”的戰國紀元,新的競爭范式將催化“七雄”格局的推進節奏。
自8月18日上證指數一舉站上3700點之后,資金借道ETF進場更為明顯。最新數據顯示,8月18日—19日兩天時間,在約1100只股票ETF中有644只實現了規模提升,占比接近60%,這644只股票ETF的規模合計增加了近336億元,不僅有滬深300ETF等寬基產品,還有互聯網、創新藥、人工智能等熱門主題ETF。公募人士對記者表示,從ETF規模增長的數量占比來看,市場持續上漲的確激發了買入熱情。從過往一段時間看,股票ETF日均成交額等指標在持續改善,A股本輪上漲行情仍值得期待。
近一周,鎢精礦價格呈現日漲3000—10000元/噸的迅猛之勢。8月20日,65%鎢精礦價格報21.7萬元/噸,較8月19日增加3000元/噸,較年初上漲51.75%;88.5%仲鎢酸銨(APT)報31.15萬元/噸,較年初上漲47.98%,鎢粉價格報482.5元/公斤,較年初上漲53.91%。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輪價格大漲主要原因包括供應持續收緊、新興需求等。從供給端來看,今年4月,自然資源部下達2025年第一批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58000噸,較2024年第一批開采總量控制指標減少4000噸,降幅為6.45%。而鎢礦主產區江西省、云南省的開采量分別縮減2370噸、400噸,導致市場流通量銳減。
證券日報
近年來,投資者對于收益穩定性的訴求持續升溫,這一趨勢直接推動紅利資產配置價值不斷提升。今年以來截至8月20日,A股市場256條紅利指數中,有224條實現上漲,占比達87.5%,直觀反映出紅利資產的市場熱度與投資吸引力。此外,從相關金融產品來看,年內紅利相關ETF產品的主動買入額為1986.01億元,占策略指數ETF整體買入額的87.74%,從資金流向角度也有力印證了市場對紅利資產的高度認可與積極布局。在此背景下,提升分紅能力成為樣本股鞏固自身在紅利資產領域地位的核心抓手。這不僅能進一步契合投資者對收益穩定性的核心訴求,增強自身對資金的吸引力,更能推動企業在資本市場實現長期健康發展,為股東創造切實回報,從而形成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進入8月份以來,多家港股物業企業陸續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從業績表現來看,相較于過去同期普遍受母公司風險拖累、計提減值導致業績承壓,今年多家物企關聯方減值準備大幅減少,盈利情況普遍有所改善,顯示行業正逐步邁向獨立發展的新階段。與此同時,增值業務也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態勢,涵蓋二手房租賃、買賣、房屋維修及裝修等業務多點開花,持續提升物業企業的毛利率和現金流水平。具體來看,多家物業企業已走出大幅虧損階段,盈利水平持續回升。
隨著市場對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電池需求的日益增加,固態電池作為極具前景的下一代電池技術,產業化進程受到高度關注。近日,固態電池產業鏈企業新進展不斷,多家A股上市公司產品已進入中試階段。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記者表示:“中試是量產前重要的工程化驗證環節,隨著固態電池相關產品進入中試階段,形成‘材料—設備—工藝’的閉環驗證,將顯著縮短試錯周期,推動產業化進程提速?!?/p>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