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投資往來更緊密 區域合作前景更廣闊——第十五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一線觀察
一場場對接會火熱展開,一份份合作協議當場敲定,一批批新產品首次亮相……東北亞博覽會現場的互動與簽約,更是東北亞地區經貿合作成果的縮影。
新華財經北京8月29日電 8月27日,主題為“攜手東北亞 開放贏未來”的第十五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北亞博覽會”)在吉林省長春市開幕。東北亞博覽會創辦20年來,秉持開放包容的合作精神,積極推動東北亞區域貿易投資合作,已成為區域內規模最大、層級最高的經貿合作平臺。
貿易前景更廣闊
走進東北亞博覽會現場,7.3萬平方米的場地恢宏大氣,3620個展位鱗次櫛比,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企業匯聚一堂,特色商品和科技展品交相輝映,人潮涌動間盡顯開放與合作的熱度。
在吉林四平展區,首次亮相的黃金玉米酒、玉米文創等200余種產品直觀展現了四平玉米產業的創新發展成果?!伴_展首日我們就達成了不少合作意向?!眳⒄股碳质£扇皇称酚邢薰究偨浝韽堒娬f。
一場場對接會火熱展開,一份份合作協議當場敲定,一批批新產品首次亮相……東北亞博覽會現場的互動與簽約,更是東北亞地區經貿合作成果的縮影。
2005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四屆的東北亞博覽會實現商品貿易成交額累計達100億元,累計簽約合作項目3032個,投資總額達20538.75億元。一批涉及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加工、文化旅游和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的重大項目落戶吉林。
不僅“硬成果”豐碩,中國同東北亞國家持續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經貿往來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2024年,中國與東北亞五國貿易額達9016億美元,同比增長1.6%,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近15%。中國長期保持東北亞五國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韓國、日本分別列中國第二、第三大貿易伙伴國。
“東北亞地區的經貿合作具備沿穩定軌跡推進的條件?!鄙虅詹繃H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周密表示,東北亞合作領域多元豐富,既涵蓋礦產資源等傳統領域,也涉及人工智能等創新產業。這種基于文化共同認知的互利合作,將為東北亞各方加強交流與協作提供難得的發展契機。
投資機遇更豐富
東北亞博覽會不僅展示了區域貿易活力,更釋放出投資領域的新信號?,F場,各類創新項目和前沿技術集中亮相,吸引眾多投資者駐足洽談,也為企業開拓市場、加快產業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作為東北亞博覽會新設主題館,吉林現代化產業館匯聚了“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以及專精特新領域的眾多企業?!叭斯ぶ悄堋薄霸朴嬎恪钡雀拍钭兊每梢杂H身感受、互動操作。
在中車長客的展區,超導電動高速磁浮列車及CR450BF動車組靜態模型吸引了眾多目光。東北地區是我國傳統的裝備制造業基地,近年來在綠色能源、軌道交通制造等領域深化發展,讓眾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客商看到了新商機。
東北亞博覽會開幕前夕,中國一汽物流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一汽”)首列直達歐洲的中歐班列正式發出,這正是中國企業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汽車產業“走出去”的生動縮影。
作為東北亞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工商界代表吉林行活動吸引來自泰國、印度尼西亞、文萊等國家和地區參加,期待合作領域從傳統的貿易、農業向新能源、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等新興產業延伸拓展。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與東北亞五國雙向投資金額超過70億美元,合作領域逐步拓展至數字經濟、綠色發展、先進制造、現代服務等新興領域。
合作之路更寬廣
與會各方普遍認為,東北亞各國正迎來區域經貿合作的新機遇,各國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應共同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當前,中國東北正在成為亞歐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區域,釋放巨大合作機遇。遼寧自貿試驗區、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制度不斷創新,長春、大連、哈爾濱國家級新區開發開放深入推進,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加快建設,長春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沈陽華晨寶馬等一批重大外資項目順利實施。
與會代表還表示,近年來,中國東北面向東北亞地區不斷擴大開放,基礎設施、營商環境、外貿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為深化區域合作創造了便利條件。
俄羅斯商務日促成多家中俄企業開展項目簽約;中日經貿交流活動暨氫能產業對接會幫助促進中日雙方在氫能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產業鏈構建等方面形成深度合作;此外,“大圖們倡議”第十一屆東北亞旅游論壇、韓國商務日等也取得豐碩成果,進一步強化了東北亞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實效。
第四屆東北亞地方合作圓桌會議上,包括東北亞五國地方政府和企業代表等在內的約160位海內外代表參會,共同呼吁加強合作。日本島根縣、鳥取縣、宮城縣代表分別做了重點推介,希望在青少年交流、環保、數字化等方面加強地區合作;韓國江原特別自治道行政副知事呂重協建議,東北亞地區除經濟合作外,還需在文化、藝術、旅游等多領域加強合作;蒙古國參會代表呼吁在農業、教育等領域拓展友好合作。(記者 張建 陳涵旸 邵美琦 王帆)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