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經分析】上市險企業績報|有升有降 中國人壽上半年“成績單”何解?

新華財經|2025年08月29日
閱讀量: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總保費達5250.88億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長7.3%。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8月29日電(記者張斯文)28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總保費達5250.88億元,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長7.3%。在28日舉行的中國人壽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高管就經營業績、業務結構轉型、股東分紅、長期資金入市、數據的“升”與“降”等市場熱點話題進行了回應。

交出“高含金量”成績單 銀保業務增長迅猛

中國人壽董事長蔡希良在公司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說:“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國人壽迎難而上,保持戰略定力,大力推動變革轉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這份成績單‘含金量’是很高的?!?/p>

從業務板塊來看,壽險業務總保費4391.34億元,同比增長8.5%,展現出其在核心壽險業務上的穩健增長態勢;健康險業務總保費789.58億元,同比增長2.0%,在健康保障需求日益增長的市場環境下,保持著穩定的發展;意外險業務總保費69.96億元,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也是公司綜合保險業務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壽上半年總保費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中國人壽管理層表示,這一成績的取得,背后是各業務板塊和渠道的協同發力。

在各渠道中,銀保渠道成為最大亮點??偙YM達724.44億元,同比增長45.7%;新單保費達358.73億元,同比增長111.1%。這一爆發式增長,反映出銀保合作模式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有效性。

正如中國人壽總裁利明光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所提及的,“報行合一”政策實施后,推動了銀保渠道的高質量發展,使得大部分公司銀保渠道的貢獻迅速提升。一方面,銀行渠道擁有廣泛的客戶資源和強大的銷售網絡,能夠快速觸達大量潛在客戶。另一方面,中國人壽與銀行在產品設計、銷售培訓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使得推出的保險產品更貼合銀行客戶的需求。例如,針對銀行理財客戶,定制了兼具保障與一定理財功能的保險產品,滿足了客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此外,首年期交保費達812.49億元,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達303.05億元,占首年期交保費比重為37.30%。這表明公司在長期保障型產品的推廣上取得了良好成效,有助于穩定未來的現金流和提升業務的穩定性。個險渠道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占個險渠道首年期交保費比重超45%,體現了個險渠道在推動長期保障業務方面的關鍵作用,銷售隊伍對于長期保障理念的傳遞和客戶需求的挖掘能力不斷增強。

投資收益同比微降 凈利潤與償付能力受影響

在看到保費收入等積極數據的同時,也需關注到中國人壽在上半年面臨的一些挑戰。投資收益率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投資收益960.67億元,凈投資收益率為 2.78%;實現總投資收益1275.06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3.29%。與以往數據相比,投資收益率同比有所下滑。

有觀點認為,這主要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波動的影響。債券市場利率維持低位震蕩,使得固定收益類投資的收益空間受限。而股票市場總體波動向上但結構分化明顯,權益類投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增加了獲取高收益的難度。

“A股市場估值總體合理,市場底部相對夯實,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公司對下半年的A股市場仍保持樂觀,將持續關注科技創新、消費制造、先進制造、新消費、出海企業等方向的投資機會?!?a href="http://www.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628.SS&codeName=中國人壽&type=5&crumb=股票,中國人壽&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說。

與此同時,雖然上半年整體凈利潤實現了6.9%的增長,但第二季度單季凈利潤下滑不可忽視。招商證券研報指出,二季度單季同比下降31.2%。從利源分析來看,上半年保險服務業績同比下降18.1%,主要是受到市場利率波動對公允價值調整模型的影響。同時,償付能力充足率略有下降。截至6月末公司歸母凈資產為5236.2億元,較年初增長2.7%,保持穩健增長。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 190.9%,較年初下降16.8pt;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9.5%,較年初下降13.8pt,下滑主要受權益類資產配置規模增長、市場利率波動等影響。

對于公司是否有進一步發債等資本補充的計劃相關問題,中國人壽財務負責人袁穎表示,受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公司的償付能力和去年相比確實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這個整體影響是可控的。展望未來,公司還將繼續深化資產和負債的匹配管理深度聯動,提升在目前利率波動環境下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韌性。通過比較長期和穩健的價值創造和提升長期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內生資本的創造能力和補充能力。公司也會關注各種外源性補充渠道,多措并舉地提升償付能力。

這些因素給中國人壽的未來發展帶來了一定壓力。在低利率環境和復雜金融市場下,如何提升投資收益,確保凈利潤的穩定增長,以及維持充足的償付能力,成為公司甚至全行業需要重視的問題。

方正證券分析師許旖珊認為,展望2025年全年,預計在市場上漲、利率企穩等貢獻下,總投資收益率有望逐步實現同比改善。

推進中長期資金入市 拓寬投資渠道

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在公開市場權益規模較年初增加超1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累計出資350億元。

蔡希良強調,中國人壽以實際行動支持資本市場的發展,形成耐心資本與優質企業的良性促進,成為長期資金入市的行業樣本。

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來看,保險資金作為長期穩定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有助于穩定資本市場的資金供給,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對于中國人壽自身而言,通過參與資本市場,可以獲取更豐富的投資回報機會,優化資產配置結構。例如,通過投資優質上市公司股權,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紅利,提升整體投資組合的收益水平。

此外,上半年中國人壽積極參與黃金等創新品種投資,拓寬保險資金投資渠道,增強投資組合多樣性。黃金作為一種具有獨特避險和保值屬性的資產,在市場波動加劇時,能夠有效分散投資風險。通過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中國人壽可以降低整個投資組合對單一資產的依賴,提高投資組合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對于權益投資布局,劉暉表示,目前權益投資的比例符合公司資產配置的中樞,公司將積極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要求,持續優化權益配置的結構,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和優質高股息股票的配置。

針對港股投資,劉暉指出,今年公司獲得了一定的QDII額度,在配置上,公司非常關注港股市場。在美元信用下降,全球資金再平衡的背景下,公司認為港股的新經濟、高股息等優質資產具有配置價值。上半年公司已在港股市場開展配置,下半年將繼續關注港股市場,持續開展投資操作。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積極探索投資新路徑的做法,體現了中國人壽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的應變能力。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保險資金的投資渠道和方式也在不斷豐富。中國人壽通過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把握新的投資機遇,有望在未來提升投資收益,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