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新華解讀】新一輪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出臺 “穩”字背后釋放哪些深意?

新華社|2025年09月13日
閱讀量:

新一輪穩增長行動著力提升優質供給能力,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推動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暫無

新華財經北京9月13日電(記者王悅陽)時隔兩年,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再次啟動實施。

12日,《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對外發布。就在上周,《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發布。記者了解到,其他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也將陸續推出。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周年。在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部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的推出備受市場關注。

為什么此時推出新一輪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

2023年,我國推出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彼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僅為3.8%,在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的三重壓力下,穩增長的重點就是要穩住工業基本盤,保持合理的增速支撐經濟大盤。

與那時相比,當前工業經濟處在穩健向好的發展態勢,今年上半年我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和增速穩步提升。

但在向好的過程中,外部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有所增加,部分產業結構性矛盾凸顯,一些企業生產經營還遇到不少困難,工業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內生動力、產業基礎發生變化。

當此之際,穩增長,要推動重點行業保持合理增速、發揮穩定經濟大盤作用,更要注重效益改善、結構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新一輪穩增長行動著力提升優質供給能力,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推動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十大重點行業有哪些?為什么是這十個行業?

這兩輪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都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力裝備、輕工業、電子信息制造業這十大行業,這些是穩定工業經濟乃至國民經濟的關鍵力量。

“塊頭”大。這些行業合計規模占規模以上工業的七成左右,重點行業穩,工業和經濟基本盤就會穩。

帶動性強。重點行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以“一鏈”帶“百鏈”,對整個產業體系有明顯支撐作用。

比如,電子信息制造業關聯光伏、鋰電池等行業,其健康發展將托舉終端應用場景的持續創新;電力裝備行業的技術突破將驅動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工業互聯等多領域的協同升級與模式創新。

向新力足。這十大行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從有色金屬、鋼鐵到汽車、電子,既有上游材料,又有下游場景,為新技術、新模式提供了廣闊試驗場和應用空間。

本輪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的政策發力點在哪兒?

方案從供需兩端發力,激發創新活力。

在供給側,方案提出加強技術創新改造、加強質量品牌標準建設、推動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等舉措。

記者注意到,人工智能在已發布的兩份文件中均被置于重要位置。

在電子信息制造業,政策引導“制定人工智能終端智能化分級方法和標準”,人工智能驅動從芯片、算法到智能終端的全產業鏈創新;在電力裝備行業,通過“開展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加快“5G+工業互聯網”典型場景在電力裝備領域應用。

賽迪研究院未來產業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鐘新龍說:“這些方案突出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產業的引領,人工智能對各行各業的數智化改造不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更為傳統產業注入新的生命力,為新興產業開辟無限增長空間?!?/p>

在需求側,方案圍繞促進傳統領域消費升級、拓展新消費場景、加快新業態新模式推廣應用、引導企業有序“走出去”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目前出臺的兩份穩增長方案不約而同地強調了重大工程的引領作用:“加力推進電子信息制造業大規模設備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積極穩妥推動重大水電建設”。

這充分說明,發揮好重大工程對投資的撬動、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對重點行業穩中提質至關重要。

企業如何抓住機遇獲得發展紅利?

梳理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就可以發現,其中既有著眼于行業轉型大方向的目標舉措,還對產業鏈每個環節給出“量體裁衣”方案。

一方面,政策明確傳遞出拒絕非理性競爭的信號。例如,電子信息制造業強調“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電力裝備行業提出“引導低端產品更新改造”,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必須從“拼價格”轉向“拼技術、拼質量、拼品牌”,主動布局高附加值產品。

另一方面,方案指明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具體清單:“研發高性能輕量級擴展現實(XR)等新型終端設備”“繼續在新能源、智能電網裝備等領域支持遴選一批關鍵核心產品創新項目”……文件指導企業找到發展著力點。

與此同時,文件對于企業的扶持著墨具體:“落實增值稅加計抵減等政策”“加快電力裝備領域首臺(套)試驗驗證平臺建設”“鼓勵中小企業專注細分領域差異化發展”“發揮國有企業大用戶作用,鼓勵采購電力裝備領域創新產品”……

從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到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從資金支持到牽頭設立研發平臺,從提供中試服務到幫助企業開拓市場、促消費,文件中的真招實策,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隨著各行業穩增長方案陸續落地,這些行業發展潛力有望不斷釋放。

?

編輯:王菁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