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務院國資委回答新華財經提問:持續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力度

新華財經|2025年09月17日
閱讀量: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回答新華財經提問時表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中央企業實現布局結構優化的“必選項”,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新華財經北京9月17日電(記者沈寅飛)近年來,國資央企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效?

在1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回答新華財經提問時表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中央企業實現布局結構優化的“必選項”,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笆奈濉逼陂g,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后,國資央企把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作為一項牽引性的、全局性的工作,深入實施中央企業產業煥新、未來產業啟航、“AI+”等專項行動,持續加強新領域新賽道布局,力度空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體現在“三個新”上:

首先是產業格局為之一新。中央企業聚焦9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6個未來產業,結合企業資源稟賦,進行系統化布局,逐步積厚成勢?!笆奈濉币詠?,中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累計投資達到8.6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有了大幅提升,在集成電路、生物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在人形機器人、超導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也實現了突破,在工業母機、新材料等領域的托底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總體上呈現出“梯次拓展、合力并進”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第二是增長動能為之一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持續投入,有效拓展了企業發展空間。2024年中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營業收入突破11萬億元,近兩年營收貢獻度提升8個百分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5個領域的收入均超過萬億元,中央企業新能源累計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約占全國的一半,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占全國比例超20%,這些情況也表明新動能新優勢在加快塑造。

第三是發展模式為之一新。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速布局,企業發展模式也受到深刻影響。比如,中央企業扎實開展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以新興產業為重點,發布供需清單近萬項,有效促進供需對接,形成了產業合作的新模式。又比如,不少中央企業都設立了創投基金,目前總規模已接近千億元,這些基金聚焦科技屬性、技術價值、新興領域,積極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形成了產融結合的新模式。再比如,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的落地落實,一批通用大模型、行業模型加速應用,有效賦能傳統產業數智化轉型,形成了產業升級的新模式。

袁野說,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久久為功。我們將以高質量編制和實施“十五五”規劃為契機,立足國家所需、產業所趨、央企所能,持續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力度,不斷提升工作質效,加快打造一批引領未來競爭的新興支柱產業,進一步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