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問答|高市早苗施政演講三問
《朝日新聞》報道說,高市在安全、外交、應對外國人等領域的政策具有“強烈鷹派色彩”,意在大幅改變戰后日本發展方向,“這種動向令人強烈憂慮”。
新華財經東京10月24日電(記者李子越、陳澤安)日本首相高市早苗24日在臨時國會發表就任后首次施政方針演講,演講圍繞外交、安全、經濟等政策展開,帶有鮮明的強硬、保守色彩。她講了哪些內容?落實難度大嗎?支持率預期如何?
高市講了什么
在外交方面,高市在演講中強調,“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與安全保障的核心”,將在日美韓、日美菲、日美澳印等多邊框架下深化合作,打造“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她同時表示,中國是日本的重要鄰國,需要構建建設性、穩定性的雙邊關系,但兩國在安全領域仍有一些懸而未決的事項。
在安全領域,高市提出要進一步增加防衛費,將原定于2027年度實現的“防衛費占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提前至本年度完成,在2026年年底前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她還稱將加強防衛產業并改善自衛官待遇。
在經濟方面,高市稱將實行“負責任的積極財政”,重點應對物價上漲。她還表示,將設立討論機制,推進稅制與社會保障一體化改革,減輕中低收入群體負擔。在涉外政策方面,高市稱,部分在日外國人的違法和違規行為引發社會不安,政府將強化管理統籌,完善相關制度。
《朝日新聞》報道說,高市在安全、外交、應對外國人等領域的政策具有“強烈鷹派色彩”,意在大幅改變戰后日本發展方向,“這種動向令人強烈憂慮”。
落實難度大嗎
分析人士指出,從現實條件看,落實這些施政方針面臨財政支撐能力不足、執政基礎脆弱、社會輿論壓力大等多重考驗。
首先,增加防衛費需要確保相應的資金來源,但當前日本財政支撐力已明顯下降。日本政府此前一度計劃通過增稅彌補防衛費缺口,但因社會強烈反對而推遲。高市在施政演講中一方面主張減稅,另一方面又提出“負責任的積極財政”,同時還要擴大防衛支出,而對于如何確保穩定財源這一關鍵,卻未作具體說明。
其次,此次高市早苗領導的“自維執政聯盟”是日本自民黨首次與日本維新會合作,聯合執政基礎并不牢固。目前兩黨在眾參兩院的合計議席數都未過半,且采取相對松散的“閣外合作”模式,即日本維新會成員不在高市內閣任職,僅在政策與國會運作上提供支持。這被日本輿論普遍解讀為“可隨時抽身”的臨時性合作。
在日本政治評論家、早稻田大學客座教授高野孟看來,雖然自民黨與日本維新會簽署了執政協議,但內容缺乏細節、明顯未經充分討論,“等到執行階段很可能暴露出許多問題,雙方的政策分歧隨時可能導致合作破裂”。
第三,施政方針顯現的強硬保守立場已引發日本輿論廣泛擔憂。日本共同社評論稱,高市的一系列政策主張可能刺激周邊國家,加劇地區緊張。共同社援引防衛省官員的話指出,在缺乏前盟友公明黨這一“剎車角色”的情況下,高市的安保政策能否獲得民眾理解存在疑問。
支持率預期如何
日本《讀賣新聞》在21日至22日開展的全國民調顯示,高市內閣支持率高達71%,在歷屆新內閣成立初期的民調結果中居于前列。這背后主要是日本政壇歷來存在的“新首相效應”,即新首相上臺往往都是以高支持率起步。
分析認為,高市作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首相,本身帶來了強烈的新鮮感。她從自民黨總裁選舉階段就強調“應對高物價、減輕民生負擔”,這種姿態契合當前社會關切。而民眾在經歷參院選舉后的三個月政治停滯期,對新政權也產生了一定期待。
不過,支持率“高開低走”幾乎已成日本政局的固定模式。日媒評論稱,若缺乏實績支撐,高支持率隨時可能被“期待與現實的落差”迅速吞噬。
事實上,民眾的失望情緒已開始顯現。新內閣成立次日,高市任命了26名副大臣和28名政務官,其中7人涉及“黑金”丑聞。這一人事安排立即引發在野黨強烈批評,高市預計將在國會面臨嚴厲質詢。
高野孟指出,高市政權年底將面臨能否順利通過本年度補充預算的嚴峻考驗;即便勉強過關,明年春季的常規預算審議也勢必帶來更大的挑戰。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