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完善資本市場涉外法治體系 營造良好涉外法治環境
中國證監會法治司副司長羅娟28日參加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法治平行論壇時表示,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是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開放安全、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當務之急。
新華財經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劉玉龍)中國證監會法治司副司長羅娟28日參加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法治平行論壇時表示,加強涉外法治建設是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開放安全、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當務之急。
展望“十五五”,羅娟表示,持續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需要更好地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涉外法治體系,為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營造良好的涉外法治環境。羅娟從立法、跨境監管協同、司法保障方面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要堅持立法先行。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羅娟指出,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雖然規定了域外管轄條款,但具體如何適用需要有相應的配套制度。特別是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歷復雜深刻變化,迫切要求統籌好開放和安全,對數據安全、數據流動、涉密管理等作出專門安排。為此,證監會將進一步研究推進資本市場的涉外立法工作,在統籌評估的基礎上,根據急用先行的原則,有重點、分步驟地推動制定新法、修改舊法或者釋法,加快建立公開透明、系統完備的資本市場涉外法律體系,夯實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法制基石。
二是要深化跨境監管協同。
羅娟表示,企業境外上市融資快速發展,資本跨境流動更加通暢,對跨境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境內監管機構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錯位”。要切實強化境內外的監管協同和溝通協作,壓實發行人、中介機構責任,保持對跨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嚴厲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跨境操縱等嚴重違法行為,讓違法者付出代價,共同保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
“對于跨境監管中的難點、堵點問題,例如證據出境的標準與轉化、監管互認的標準與程序以及跨境審計監管合作等等,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法律體系的差異性,需要有針對性地協調和統籌?!绷_娟說。
三是要充分發揮司法保障作用。
“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離不開司法的支持與保障?!绷_娟說,堅持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需要充分發揮司法審判在涉外法治建設中的作用,優化涉外審判協同機制,提升涉外審判工作效能,爭取辦理一批具有規則意義、國際影響重大、推進法治進程的典型涉外案例。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出專章部署,明確提出“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彰顯了涉外法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羅娟介紹,中國證監會始終把涉外法治作為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重要方面,證券法、期貨和衍生品法從頂層設計出發,對法律的域外適用和跨境執法作了原則性安排;中國證監會專門制定了《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等規章、規范性文件,為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交易以及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等營造了更加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此外,截至目前,中國證監會已經與67個國家和地區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境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執法機構的良好合作關系不斷深化,為我國執法機構境外執法提供了更多便利。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