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協力奮斗——全國政協常委聚焦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協商議政

新華社|2025年11月01日
閱讀量:

“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增強人民幸福感”“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魏弘毅、魏玉坤)“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增強人民幸福感”“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

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北京舉行。會上,14位全國政協常委作大會發言。政協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分組討論。全國政協常委積極協商建言,為貫徹落實好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獻計獻策。

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車俊常委建議,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從源頭上提振有效需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堅定不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強化戰略任務牽引,推進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集中力量攻關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技術。

強大國內市場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依托。王世杰常委代表民革中央發言時建議,要強化服務消費法治保障,完善服務消費配套政策和標準體系,創新服務消費場景和平臺載體,豐富優質多元服務消費供給,激發服務消費活力,打造“十五五”發展新動能。

吳為山常委代表民盟中央的發言主題為“深化基礎教育改革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他認為,基礎教育是夯實全面提升國民素質的戰略基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構建“普職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體系,針對文化基礎扎實、有學術深造意向的學生提供普通高中教育;還要依據區域產業特色、學生興趣等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

“十五五”規劃建議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作出了明確部署?!啊逦濉陂g,要將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和文化支柱產業建設作為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依托數智賦能轉型和產業發展格局重塑,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碧談P元常委代表民進中央發言時建議,要打破制約創新的制度性壁壘,充分發揮政府政策引導、公共服務的作用,推動文化產業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

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聚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焦紅常委代表農工黨中央發言時建議,加快健全健康優先發展制度體系,全面推進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形成“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工作機制。健全目標統一、政策銜接、信息聯通、監管聯動等機制,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

“十四五”以來,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侯茂豐常委代表致公黨中央發言時表示,“十五五”時期,要科學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切實守護美麗中國自然生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快形成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導向的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張桃林常委在分組討論時說,面對糧食需求增長與資源約束趨緊等矛盾挑戰,要堅持不懈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強化農業生產與資源格局適配,組織開展新一輪農業資源調查與區劃工作。更加注重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持續推進土壤治理修復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和氣候韌性。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支持,開展高油大豆等優質農產品分級定價收儲,更好調動農民與主產區積極性。

?

編輯:幸驪莎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