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壓制整體偏弱 聚丙烯繼續下行空間不大
目前PP基本面多空交織,雖然需求端利好并未兌現,但是計劃外檢修裝置增多,PP供應端壓力也明顯緩解,基本抵消需求端利空。
“金九銀十”結束,聚丙烯(PP)價格不漲反跌,甚至一度跌至6500元/噸附近。此次PP下跌主要是因為需求不及預期,油價的下跌也使得PP下行加速。目前PP行業全面進入虧損狀態,供應端壓力逐漸緩解,PP繼續下行空間不大。
“金九銀十”是聚丙烯(PP)行業的傳統需求旺季,但是今年旺季特征不明顯。目前全球經濟低迷運行,宏觀形勢偏弱,PP剛需受到較大影響。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國內塑料制品產量為730.3萬噸,同比下降2.54%,這已經是連續兩個月同比下降。
圖為國內PP利潤走勢
具體來看,BOPP需求端新單成交改善有限,下游相關行業電商、食品包裝、服裝包裝等均不及預期,BOPP價格整體回落,開工率低于去年同期3個百分點;注塑企業旺季基本結束,樣本企業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15%,開工率較去年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塑編企業旺季也進入尾聲,不過,今年塑編企業訂單明顯不及預期,尤其是噸包袋等出口產品受貿易摩擦影響出現大幅下降。
圖為全國PP日度開工率
油價大幅下跌成本施壓明顯
今年雖然地緣政治沖突不斷,但是中東地區以及俄烏沖突對油價的刺激基本發酵完畢,原油走勢逐漸回歸基本面。歐佩克自4月份開始增產,國際油價在短暫反彈后也進入下行通道,其中WTI原油自78美元/桶高位一度跌至55美元/桶,跌幅近30%,油價下跌拖累化工品整體下行,PP也未能幸免。
下半年PP整體下行明顯,PP利潤持續壓縮,目前PP已經進入全面虧損狀態。截至11月初,油制PP虧損550元/噸,煤制PP虧損300元/噸,外采甲醇制PP虧損1000元/噸,外采丙烯制PP虧損250元/噸,PDH制PP虧損800元/噸。前期,油制PP一度改變三年來持續虧損的狀態扭虧為盈,煤制PP利潤也一度達到1000元/噸,不過隨著PP全面進入虧損狀態,PP成本端的支撐作用有望體現。
檢修力度加大供應明顯減少
PP檢修季主要集中在4—7月份,8月份之后PP開工率明顯提升,一度反彈至85%以上。不過進入9月份之后,計劃外檢修明顯增多,PP開工率再次降至85%以下;10月份PP開工率進一步下降,截至10月底,PP開工率已經降至80%,即將觸及年內最低點,同時也是歷史同期最低點。
圖為國內PP進出口分析
目前國內PP供應嚴重過剩,供需矛盾失衡,加之PP全面處于虧損狀態,部分企業尤其是PDH企業被動停工或降負荷,一方面有利于緩解庫存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應對虧損的無奈之舉。由于PP供需失衡以及虧損狀態或將維持,PP后期計劃外檢修依然較多,開工率或維持低位水平。此外,今年PP擴產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新產能沖擊市場有限,供應壓力明顯緩解。
進出口格局改變緩解國內壓力
最新海關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聚丙烯進口量為29.02萬噸,環比增長17.49%,2025年1—9月累計進口量為245.78萬噸,同比減少9.01%;9月份中國聚丙烯出口量為23.76萬噸,環比減少13.88%,2025年1—9月累計出口量為234.11萬噸,同比增長28.27%。
近幾年PP國內供需矛盾加劇,國內PP價格處于全球價格洼地,進口明顯減少,出口窗口逐漸打開。今年已經有部分月份的PP出口量大于進口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供需矛盾,我國也有望由PP凈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
目前PP基本面多空交織,雖然需求端利好并未兌現,但是計劃外檢修裝置增多,PP供應端壓力也明顯緩解,基本抵消需求端利空。不過,PP全面虧損后成本支撐增強,加之化工“反內卷”也有望提供政策托底效果,預計聚丙烯價格雖然反彈暫無實質性驅動,但是繼續下行的空間或已不大。(作者單位:齊盛期貨)
?
編輯:張瑤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