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上市銀行2025年三季報透視:量緩增、價趨穩、險夯實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銀行總資產超過326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穩中略降,規模擴張保持穩??;凈息差顯現企穩跡象,負債成本改善為盈利能力提供關鍵支撐,呈現出“價趨穩”的積極信號。
新華財經北京11月7日電(記者吳叢司)A股42家上市銀行2025年三季報顯示,在“量緩增”的總體趨勢下,上市銀行總資產規模突破326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穩中略降,規模擴張保持穩??;凈息差顯現企穩跡象,負債成本改善為盈利能力提供關鍵支撐,呈現出“價趨穩”的積極信號;資產質量基礎夯實,不良率保持平穩,盡管零售與對公資產質量呈現分化,但風險整體可控。
資產規模增速趨緩,撥備少提支撐業績
2025年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銀行的資產規模擴張呈現穩健態勢,增速較往年有所放緩。
據新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銀行總資產超過326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較上半年收窄0.3pct,規模擴張整體保持穩健。

申萬宏源研究銀行首席分析師鄭慶明表示,行業信貸增速趨緩但不失速,逐步摒棄規模情節,部分中小銀行開始更為追求“量價平衡”。相較而言,當前需求仍未明顯回暖,現階段成渝及江浙優質區域銀行信貸景氣繼續更優于行業。
鄭慶明表示,具體來看,今年三季度上市銀行貸款增速環比下降0.3pct至7.7%,國有行增速約8.5%錨定行業基本盤,但票據貼現貢獻當季增量的近七成;資本客觀約束疊加平衡量價考慮下,股份行、農商行整體擴表繼續放緩,環比均下降0.2pct至3.5%、6.4%,城商行增速近13%領跑,中西部、江浙地區優質銀行繼續領跑,實現“以量補價”、支撐營收、業績表現持續領先。
在經營業績方面,新華財經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超4.3萬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超六成銀行實現營業收入同比正增長;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超1.6萬億元,同比增長1.5%。
多位券商分析師認為,息差企穩和撥備少提是支撐利潤增長的主要驅動因子,其他非息收入走弱和規模放緩則對業績增長有所拖累。
“從驅動因素來看,2025年三季度息差對營收拖累邊際改善,減值對利潤貢獻加大?!?a href="http://www.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878.SS&codeName=浙商證券&type=5&crumb=股票,浙商證券&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浙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梁鳳潔表示,規模與非息增速放緩拖累營收表現,成本費用與稅收支出加大拖累利潤表現。
華創證券分析師賈靖表示,三季度由于利率和匯率波動,公允價值變動凈損益和匯兌損益的下降,導致上市銀行的其他非息收入增速走弱,對營收的支撐作用下降,其他非息收入對利潤增速的貢獻邊際下降0.9pct至0.7%;同時,由于今年信貸投放前置,三季度規模同比增速放緩,生息資產增速對利潤增速的貢獻邊際下降0.4pct至9.3%。不過,三季度資本市場回暖,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表現較好,對利潤增速的貢獻邊際上升0.1pct至0.8%。此外,多數銀行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力度下降,對利潤貢獻由負轉正,邊際上升1.4pct至1.2%。
凈息差環比企穩,負債端紅利仍在釋放
梁鳳潔表示,按照期初期末余額測算三季度上市銀行單季息差環比增加0.3bp至1.37%,息差表現符合預期。從資負兩端來看,三季度上市行資產收益率環比下降7bp至2.81%,負債成本率環比下降8bp至1.56%。

從已經披露凈息差的上市銀行來看,常熟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分別以2.57%、1.87%、1.79%位列前三,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紫金銀行分別以1.26%、1.20%、1.17%位列末三。
中國銀行董事會秘書卓成文在該行2025年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境內銀行業機構凈息差普遍承壓。該行積極把握市場機遇,著力優化業務結構,推動資產負債業務提質增效,努力穩定凈利息收入。
梁鳳潔表示,從各類銀行來看,股份行和城商行息差反彈力度超預期,主要得益于資產端環比降幅好于預期,負債端改善幅度大于資產端降幅。數據顯示,三季度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單季息差環比下降2bp、上漲5bp、上漲4bp、上漲1bp至1.28%、1.59%、1.45%、1.51%。
多位券商分析師認為,考慮到降息空間有限,同時存款改善利好將繼續釋放,展望全年,預計息差有望繼續走穩。
“展望今年第四季度,我們認為利差業務展現出的積極信號有望持續?!逼桨沧C券分析師袁喆奇表示,一方面銀行負債端紅利仍在釋放通道中,即使未來資產端定價仍有調降的可能,但依托負債端成本的管控,銀行息差有望維持穩定。
鄭慶明認為,負債成本改善幅度大于資產定價降幅,驅動息差階段性企穩,這一趨勢在明年還有望延續。
資產質量基礎夯實,零售不良生成有波動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上市銀行資產質量總體保持平穩,不良貸款率基本持平。不過從結構上來看,零售風險行業性暴露、對公不良繼續改善的分化態勢或將延續。

新華財經數據顯示,42家上市銀行不良率環比基本持平,其中城商行不良率改善幅度相對較大。其中,改善幅度較為明顯的有貴陽銀行,環比下降7bp,西安銀行環比下降7bp,廈門銀行、重慶銀行環比下降3bp,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環比下降2bp。
此外,改善幅度較大的農商行主要有渝農商行,環比下降5bp;青農商行環比下降2bp。而紫金銀行的不良率環比上升幅度較大,上升11bp至1.35%。
賈靖表示,42家銀行整體撥備覆蓋率為283.2%,環比下降4.1pct,撥貸比3.03%,環比下降5bp。城商行、農商行的撥備覆蓋率依然保持在300%以上。個股方面,撥備覆蓋率仍維持在400%以上的銀行有:招商銀行(405.9%)、杭州銀行(513.6%)、成都銀行(433.1%)、蘇州銀行(420.6%)、無錫銀行(427.9%)、常熟銀行(463.0%)。
總體來看,2025年三季度上市銀行不良凈生成率顯著向好,資產質量呈現出結構性分化。具體而言,對公信貸資產質量延續了邊際改善的勢頭;而在零售端,整體不良生成情況仍存在波動,但部分股份制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已顯現出不良生成速率放緩的積極信號。
梁鳳潔表示,展望未來,銀行股資產質量有望繼續保持平穩。但結構上來看,零售風險行業性暴露、對公不良繼續改善的分化態勢或將延續。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