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搶抓“雙11”購物節營銷 聯動電商平臺提升金融服務體驗
近日,多家銀行搶抓時點,力推信用卡與儲蓄卡“綁卡”、支付分期、滿額立減或返現等優惠。業內人士表示,金融機構與電商平臺聯手推出分期免息、支付減免等活動,既有助于精準獲客,賦能消費市場,也能為后續的場景開拓、風險定價、金融服務升級等打下基礎。
時至10月末,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已近在眼前。
記者注意到,近日,多家銀行搶抓時點,力推信用卡與儲蓄卡“綁卡”、支付分期、滿額立減或返現等優惠。業內人士表示,金融機構與電商平臺聯手推出分期免息、支付減免等活動,既有助于精準獲客,賦能消費市場,也能為后續的場景開拓、風險定價、金融服務升級等打下基礎。
“綁卡”優惠返現扎堆
據記者梳理,包括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徽商銀行在內的多家商業銀行均針對“雙11”購物節發布信用卡、儲蓄卡的“綁卡”優惠,涵蓋分期免息、立減、返現等。
近期,中國銀行推出“惠聚中行日”,客戶在淘寶或天貓平臺消費,支付時通過支付寶選擇“中國銀行信用卡”完成支付,可獲得單筆訂單支付金額滿千元隨機立減的優惠。同時,中國銀行還聯合支付寶、淘寶、京東等多個平臺推出分期立減優惠,部分商品還可以享受最高24期0息分期。
招商銀行則主打支付返現,活動期間用戶綁定并使用該行信用卡,單筆消費滿足金額后,可至活動頁面領取返現,最高可領1111元,最多可返現30次。此外,招商銀行還瞄準外賣場景,推出招行信用卡的外賣滿減紅包。
同時,支付寶平臺上線了“銀行卡天天減”專區,力推儲蓄卡、信用卡的“綁卡”優惠,用戶綁定新銀行卡后可以獲得支付立減。截至目前,參與銀行已覆蓋國有大行、股份行和城農商行,包括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桂林銀行等。
為何商業銀行紛紛發力,推動用戶在購物平臺“綁卡”?
“在場景為王時代,‘綁卡’意味著銀行獲得了在高頻消費場景下直接觸達用戶的能力?!辈┩ㄗ稍兘鹑跇I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記者,“綁卡”不僅能提升活期存款沉淀和交易數據積累,更重要的是獲取了消費行為畫像,為后續的精準營銷、風險定價和交叉銷售,比如推薦信用卡、理財或消費貸等打下數據基礎。
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對記者表示,“綁卡”除了幫助銀行精準獲客外,更是銀行在存量競爭中激活“沉睡賬戶”的一招,有助于銀行構建“用戶—數據—場景”閉環。
消費貸利率低至3%
在信用卡“戰場”以外,與購物節場景適配度較高的消費貸產品也在不斷走熱。
“新人券后年化利率(單利)3%—3.6%,是固定必得利率?!苯?,杭州銀行在社交平臺上發布的消費貸廣告如是稱。據了解,該行的“寶石貸”產品新用戶首借年化利率最低可至3%,最高額度可貸30萬元。
除了對利率進行優惠,有銀行還加碼了消費貸額度?!啊p11’購物資金不用愁,最高100萬額度隨時取用!”——這是江蘇銀行近期推銷該行消費貸產品時主打的口號,產品年化利率為3%—18%。同時,近期簽約的消費貸新客有機會獲得該行5000枚“蘇銀豆”,可用于兌換音樂、視頻等平臺會員。
不僅是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也瞄準了購物節營銷。在招聯消費金融推出的“雙11”活動中,受邀用戶可搶最高30天的免息券,單筆借款2萬元內可使用。在此之前,為強化政策紅利與產業資源整合,招聯消費金融以“國補+分期”的形式精準發力,協同股東中國聯通推出“分期購機0利息”促消費活動,活動覆蓋蘋果、華為、OPPO等多個品牌的多種機型。
王蓬博指出,除了利率優惠,申請便利性和場景嵌入程度都是用戶選擇消費貸時考量的關鍵因素?!耙虼?,帶有前X期免息、隨借隨還等特征的消費貸產品更具吸引力,尤其是與特定電商平臺深度打通、實現購物授信、支付無縫銜接的聯名類產品,更能抓住用戶的沖動與便利需求?!蓖跖畈┱f。
銀行聯手平臺深耕零售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銀行還與互聯網電商平臺緊密“牽手”,多措并舉賦能消費市場,合力升級金融服務體驗。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告訴記者,電商平臺往往會配合金融機構在較大的促銷節點推出分期免息、支付減免等活動以吸引消費者,這也成為電商平臺運營促銷活動、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方式。
王蓬博表示,與傳統銀行自行推廣相比,購物節期間聯合平臺營銷能夠實現從“單向推送”到“場景嵌入”的改變,比如在購物結算頁面,可直接彈出銀行提供的“0利息分期”選項,或者在支付寶賬單頁面智能推薦消費貸優惠的提示,讓金融服務體驗更加順暢。
展望未來,多位業內人士也指出,利率優惠、現金補貼的競爭模式將會改變。
王蓬博認為,單純依靠價格補貼的模式難以為繼,因此銀行必須在場景深度嵌入和渠道融合上持續發力。
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也認為,未來銀行零售金融的競爭核心不再簡單是“誰的利率更低”,而是“誰更懂場景、誰更會協同、誰更能把金融無縫融入生活”。他同時表示,銀行可在多個方面探索突破:一是深化場景金融嵌入,把支付“綁卡”升級為“消費—信貸—理財”全鏈路嵌入,覆蓋各類高頻場景;二是打造“政策補貼+銀行讓利”的紅利型金融產品,緊跟國家以舊換新、設備更新等政策;三是差異化服務客群,如針對Z世代推出社交化金融,打造“聯名卡+短視頻種草+積分游戲化”的運營等。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