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 > 正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科技服務業助力科研端與產業端深度融合取得積極成效

新華財經|2025年10月30日
閱讀量:

張云明表示,科技服務業是連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橋梁紐帶,通過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專業服務等方式,將科研端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端的現實生產力,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和價值共創。

新華財經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李唐寧 劉旭陽)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29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賦能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科技服務業是連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橋梁紐帶,通過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專業服務等方式,將科研端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端的現實生產力,實現兩者的深度融合和價值共創。

張云明介紹,近年來,中國科技服務業取得積極成效。一是政策環境不斷完善?!笆奈濉逼陂g,國家對企業孵化、技術交易等科技服務持續給予稅收政策支持,加快科技型成果孵化、轉化。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今年5月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新時期科技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技術轉移方面,建成以3大技術交易所、12個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420家重點技術轉移機構為支撐的技術轉移體系。企業孵化方面,發展各類孵化機構超1.5萬家,覆蓋全國95%縣級以上地區以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一批研發、中試、知識產權等服務機構也在健康發展。

三是金融賦能不斷增強。深入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助力企業融資超1.2萬億元。推出“中試險+研發貸”“專精特新貸”“科技成果轉化貸”“工信數轉貸”等一批特色金融產品,搭建“企業創新積分制”服務平臺,首次發布52萬家科技企業創新積分數據,助力金融機構精準服務。

四是產業生態不斷優化。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服務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編制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系統提升科技服務業標準化水平,指導地方建設科技服務業集聚區,鼓勵在創新要素配置、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加強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推動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升級發展。2019年至2023年,科技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2.3%,2024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6.8萬億,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

編輯:王春霞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