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貨幣 > 正文

建行發布“科創雷達”平臺 數字化手段“破局”小微科技企業融資難題

新華財經|2025年10月30日
閱讀量:

“科創雷達”平臺是中國建設銀行為精準識別與服務科技型小微企業打造的數字化工具集成系統,通過部署行研圖譜、科創評分、專利估值等功能模塊,實現科技企業探查、評價與服務的一體化智慧運營。

新華財經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丁雅雯)10月29日下午,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向新 融智未來——金融與科技雙向賦能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論壇上,中國建設銀行正式推出小微企業科技屬性探查平臺——“科創雷達”。

該平臺是中國建設銀行為精準識別與服務科技型小微企業打造的數字化工具集成系統,通過部署行研圖譜、科創評分、專利估值等功能模塊,實現科技企業探查、評價與服務的一體化智慧運營。

中國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指出,中小企業是構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末,我國累計培育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過60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1.46萬家,其中,中小企業占比超過90%。

“然而,科技型小微企業普遍存在信息不透明、輕資產運營、技術門檻高等特點,使傳統銀行業務模式難以有效覆蓋其融資需求?!鄙鲜鲐撠熑酥赋?,針對這一痛點,中國建設銀行構建了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科技為核心工具、平臺生態為主要載體的普惠金融數字化服務模式,并將服務科技型小微企業作為普惠金融的重點方向?!?a href="http://www.lbmed.com.cn/innovation/index.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科創雷達”正是該模式的重要實踐成果。

據了解,“科創雷達”具備“行研圖譜”“科創評分”“專利估值”三大核心功能。其中,“行研圖譜”全景呈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技術及產品布局,幫助用戶研判行業趨勢與發展空間;“科創評分”基于企業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等多維數據,構建專屬評價模型,發掘未列入官方科技企業名錄但具備創新潛質的小微企業,為信貸決策提供支撐;“專利估值”首創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評估方法,實現知識產權押品估值從依賴“外部評估”到自主“內部評估”、從“人工評估”到“線上模型評估”的兩大轉變,顯著節約了科技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并大幅提升了業務處理效率。

目前,“科創雷達”的創新價值已獲行業認可,先后榮獲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獎及2025年《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企業貸款技術實施等獎項。

在數字普惠金融實踐方面,中國建設銀行自2018年起與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編制并發布普惠金融系列指數,迄今已連續發布67期,累計閱讀量突破1.7億次,成為市場研判小微經濟發展態勢的重要參考。

展望未來,中國建設銀行表示,將堅持創新驅動與開放合作,依托“科創雷達”等金融科技平臺,強化對科技產業的精準支持,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金融動能。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作家
文章:556 人氣:558
作家介紹
手機掃碼訪問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