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之約共謀新篇 津吉粵攜手推動農業發展
“海河之約·津吉粵省際合作交流活動”18日下午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行。來自天津、吉林、廣東三地的政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農業合作新機遇,共繪省際協同發展新藍圖。
新華社客戶端天津10月18日電(記者馬博文、孫凡越)金秋時節,海河之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召開的重要節點,“海河之約·津吉粵省際合作交流活動”18日下午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行。來自天津、吉林、廣東三地的政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農業合作新機遇,共繪省際協同發展新藍圖。
本次活動由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組委會指導,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聯合主辦,匯聚了政府、產業、科研、金融等多方力量,旨在以“四個共享”和“五個一體化”為抓手,探索跨區域農業合作的務實路徑。
“這次活動是津吉粵三地探索省際協作發展模式、深化農業交流合作、構建三地統一大市場的一次盛舉,也是三地攜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三農’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契機?!碧旖蚴腥嗣裾泵貢L王智毅在致辭中表示,三地在農業發展領域各有所長,互補性強,為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吉林素有“天下糧倉”之譽,廣東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現代農業格局,天津則憑借區位和物流優勢,著力打造現代都市型農業升級版。三地強強聯合,將共同推動農業資源合理流動和高效利用,打造現代農業協同發展新格局。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志林系統介紹了天津現代農業發展情況。他表示,天津將聚焦構建“五位一體”區域協同統一大市場,著力推動實現“五個一體化”,持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天津與吉林、廣東優勢互補,共同拓展全國消費市場,努力為全國范圍的農業區域協同發展和供應鏈現代化升級提供“天津方案”。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麥朝在發言中表示,吉林的農產品加工與天津的物流體系、廣東的市場需求高度契合,三地合作潛力巨大。津吉粵三地應圍繞“三個共享”,在共享市場、共享工廠、共享倉儲物流等方面著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深度融合,“讓優質農產品走得更遠、賣得更好”。
廣東省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黎明表示,廣東市場主體較多,依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廣東將通過合作探尋更多的市場機遇,大力推動農業經貿投資與合作,促進各方互利共贏。
活動上,津吉粵三地共同發布了《津吉粵深化省際合作交流倡議》。三省市將圍繞信息共享、要素共通、標準共建、市場共聯、創新共進、品牌共育等重點領域,進一步健全合作機制,推動區域農業協調發展,攜手探索農業跨區域協同發展新路徑、新模式。
隨后,天津市與廣東省簽署了《省際農業交流合作“四個共享”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聚焦“共享市場、共享品牌、共享設施、共享平臺”,在農產品產銷對接、冷鏈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服務、數字化賦能等方面展開務實合作,共同打造跨省農業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標桿。
在圓桌對話環節,嘉賓們圍繞如何推動省際農業協作深入交流,聚焦標準共建、品牌培育、供應鏈數字化、市場拓展以及金融賦能等話題展開探討。與會各方普遍認為,三地合作應以優勢互補為基礎,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協同聯動,形成區域農業發展的合力,共同打造更具競爭力和韌性的現代農業體系。
活動現場,來自三地的農業龍頭企業、供應鏈企業代表積極交流合作意向,圍繞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數字平臺建設、品牌聯合推廣等方向展開洽談。多家企業現場簽約合作項目,推動津吉粵三地農業合作“實招”落地。
從北國糧倉到海洋牧場,“海河之約”不僅是區域協同的思想碰撞,更是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生動實踐。三地各具特色的農業資源與產業優勢,將通過這次合作實現有效對接和互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