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絲路 > 正文

構建高質量綠色金融體系 共促全球可持續發展

新華絲路|2025年10月20日
閱讀量: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構建高質量綠色金融體系 共促全球可持續發展”專題交流活動暨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年會2025。

新華絲路北京10月20日電(劉婉秋)為進一步凝聚綠色發展共識,深化投融資合作機制建設,“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以下簡稱“綠色聯盟”)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構建高質量綠色金融體系 共促全球可持續發展”專題交流活動暨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年會2025。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理事長趙英民、巴基斯坦氣候變化與環境協調部國務部長謝茲拉·哈拉爾在開幕環節作主旨演講。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副司長余劍、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副司長張華平分別在開幕環節致辭。會議開幕環節由綠色聯盟副理事長、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主任李永紅主持。會上,來自多國的政府代表、金融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綠色金融標準統一、跨境協同、資金融通等議題,深入探討如何共同推動綠色金融更有效地服務于全球經濟低碳轉型,共促全球可持續發展。

42ed6f8a540341be9aa9ec895c6d587e.jpeg

圖為年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南方國家需求凸顯,中國方案貢獻智慧

趙英民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本次年會旨在共同助力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貢獻中國方案,讓綠色成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讓金融成為推動全球,特別是南方國家可持續繁榮與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峻挑戰。謝茲拉·哈拉爾在會上介紹說,巴基斯坦面臨洪澇與冰川融化等復合型氣候風險,正積極構建本土綠色金融體系、完善綠色分類標準,以增強應對氣候風險的能力,并期待在綠色聯盟以及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框架下,加強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政策對接和項目合作。

目前,全球碳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標準碎片化、跨境協作機制不完善等結構性難題。越來越多的國家出臺更為嚴格的環境政策與碳關稅措施,導致主權信用風險、商業風險以及“綠色壁壘”問題日益凸顯。在此背景下,推動國際規則協同、構建更具包容性與一致性的綠色金融治理框架,成為多方共識。

巴西駐華大使館環境與氣候變化處主任路易斯·凱佩介紹說,巴西即將推出“熱帶雨林永久基金”(TFFF),通過建立長期資金池為熱帶雨林保護提供持續激勵,目標動員資金規模達1250億美元,體現了發展中國家在生態保護與資金機制創新方面的積極探索。凱佩表示,希望中巴雙方能夠加強合作,將此愿景轉化為對森林保護的長期貢獻。

印尼基本服務改革所執行主任法比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在綠色金融和能源轉型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不僅在國內大規模投資可再生能源、推動綠色債券和標準建設,也通過“一帶一路”框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成本技術、定制化融資和能力建設支持。

綠色金融作為關鍵紐帶,助力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趙英民指出,綠色金融是連接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重要紐帶,是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和構建綠色絲綢之路的關鍵力量。綠色聯盟正在深化伙伴關系建設,籌辦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指導委員會,提升伙伴關系管理水平、統籌能力,為“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合作提供頂層設計、政策協調和機制保障。

余劍系統闡述了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的五大支柱:完善的頂層設計、逐步健全的標準體系、全球領先的市場規模、持續強化的激勵約束機制以及日益深入的國際合作,以推動綠色金融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落地與應用。

張華平指出,要加快健全綠色金融合作機制,完善綠色金融跨部門合作機制,建立符合中國實際與國際接軌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通過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推動“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合作機制化、體系化,探索建立綠色金融評估工具和風險共擔機制,引導各國公募資金、開發性金融和私營資本共同參與“一帶一路”綠色項目。

中非發展基金市場部副總經理張睿楊分享了中非發展基金在非洲推動綠色投融資的成果。截至目前,該基金已覆蓋近80%的非洲國家,決策投資額近90億美元,帶動中企對非投資超過328億美元,項目涵蓋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多個領域,有力促進了中非綠色經貿合作高質量發展。

推動標準協同與技術合作,全球共筑綠色未來

綠色金融已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抓手。趙英民強調,要推動創新融資與綠色技術轉移在綠色債券、混合融資、碳市場等領域深化探索綠色技術、標準與項目在共建國家落地,提供綠色投資的可持續性和可復制性。

標準體系的統一與銜接是提升綠色金融效能的關鍵。張華平建議,應持續更新《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開展核算方法、統計制度、認證評估等標準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金融支持的精準性,并推動國內標準和國際銜接,為全球綠色標準建設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評審部副總經理龍仁芹建議,應進一步完善綠色政策的支持體系,進一步加大對綠色金融特別是綠色保險的支持力度,細化和補充相關的支持措施,增強對綠色項目的風險保障與融資支持。

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為全球綠色金融搭建協作平臺

此次年會正值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發起兩周年。該機制由綠色聯盟及16個中外合作伙伴在2023年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發起,旨在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中面臨的投融資瓶頸提供溝通合作平臺和務實解決方案。中國進出口銀行授信管理部副總經理楊偉慶表示,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是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該機制自啟動以來與共建國家開展務實合作,項目落地成效顯著。

充分發揮各合作伙伴在項目遴選、可研完善、混合融資、綠色認證及低碳金融等方面的經驗和優勢,兩年多來,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這一機制著力優化項目融資結構,提升項目聲譽與影響力,先后與洪都拉斯、印尼等國家開展務實合作,并與巴西綠色發展投融資國家平臺積極對接,聚焦重點業務領域,推動低碳發展模式創新。同時,機制探索中非綠色轉型合作新路徑,拓展合作伙伴網絡,多元構建國際合作體系,并與國際機構簽署系列合作協議,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中國方案”。

面向未來,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推動綠色金融納入全球環境合作議程,通過政策協調、技術共享與項目共建,增強國際協同行動力。從巴基斯坦的災后重建到巴西的雨林保護,從中非清潔能源合作到“一帶一路”綠色投融資機制的完善,綠色金融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賦能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