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信用 > 正文

從裝備到品牌:格盛科技以“智能海洋牧場”重塑深海漁業價值鏈

新華信用|2025年09月08日
閱讀量:

新華信用廣州9月8日電 在位于廣東省珠海市的桂山島海域,“格盛1號”深海養殖平臺正在進行章紅魚苗投喂作業。這個搭載了清潔能源發電系統的“鋼鐵海上牧場”,自去年8月投產以來累計產量已突破10萬斤,單體均重達8斤以上。

據悉,“格盛1號”是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發,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盛科技”)設計并投資的半潛桁架式養殖平臺,該系列裝備已在多個沿海城市形成產業化布局。

近年來,珠海市海洋牧場建設不斷提速。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漁業產值達105.03億元,同比增長6.2%,一批現代海洋牧場裝備技術升級迭代,并成功實現“建模出?!?。在此背景下,“格盛1號”于2024年6月成功交付投產。

27cfc1d39289446bb116d919865eef0d.jpeg

圖為:“格盛1號” 深遠海養殖平臺(受訪者供圖)

面臨海上風浪大、物料存儲困難、缺乏能源供給等“瓶頸”,傳統海上養殖長期遭遇缺裝備、缺平臺、缺能源的“三缺”困境。對此,“格盛1號”進行了多方面的技術創新,打造出包含清潔能源發電、無人機巡檢投喂、環境監測、視頻監控、網絡通信等在內的現代化漁業生產系統,在探索深遠海養殖產業新模式的道路上又向前邁出一步。

值得關注的是,“格盛1號”還搭載了太陽能發電設備及儲能裝置,能源供應自給自足,可全天24小時提供100%清潔能源供電,實現了深遠海養殖“零碳”能源供給。

"我們不是簡單做裝備替代,而是重構深海養殖的生產方式。" 格盛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格盛1號”是珠海首個產業化運營的深遠海養殖平臺及廣東省首個獲所有權登記的海洋牧場裝備。同時,該公司牽頭建設的珠海桂山現代漁業產業園也在2024年被列為廣東省14個應用場景創新試驗區之一。

101c66e67d8049428bee616c278d14c7.jpeg

圖為:格盛章紅魚(受訪者供圖)

技術突破帶來產業質變。近年來,格盛科技一方面借助粵港澳大灣區成熟的海鮮集散地網絡進行批發,快速擴大輻射范圍;另一方面,精準定位高端餐飲,“格盛1號”章紅魚成為珠海深圳等地知名酒店(如長隆酒店)及企業客戶的首選優質食材,主要用于刺身等精品料理,成功塑造了其高端水產的品牌形象。近日,該公司成為“廣東鮮品”現代化海洋牧場區域公用品牌首批授權企業。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國家深遠海養殖戰略的快速推進,格盛科技打造的“1+N”模式正在輸出到更多地區。下一步,格盛科技將持續投入研發,加速裝備迭代升級,將“格盛1號”作為核心示范窗口,不斷優化其“裝備+養殖+休閑海釣”的一體化運營模式。通過其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延伸深遠海智能養殖的可行性與優越性,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樣板。(記者衛韋華)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