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重器、智治、共享——來自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觀察

新華社|2025年09月13日
閱讀量:

《2025中國海洋發展指數》顯示,2024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為129.7,比上年增長2.9%。數字增長的背后,是我國海洋發展穩中提質,海洋強國建設扎實推進,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與全球合作邁入新階段。

新華財經青島9月13日電 題:重器、智治、共享——來自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凱、張武岳

日前,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資源部主辦的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論壇上發布的《2025中國海洋發展指數》顯示,2024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為129.7,比上年增長2.9%。數字增長的背后,是我國海洋發展穩中提質,海洋強國建設扎實推進,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與全球合作邁入新階段。

重大突破: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海洋裝備成果涌現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一系列高端海洋裝備成為支撐海洋強國建設的堅實基座。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孫書賢在論壇上介紹,“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奮斗者”號載人深潛器、“雪龍2”號破冰船、“深海一號”深水油氣平臺等一批大國重器建成使用;油氣勘探開發實現從水深300米到1500米的跨越;攻克深海淺軟地層鉆采核心技術,實現可燃冰試驗性試采。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實踐者。我國自主研制的“媽祖”海洋預報模式投入應用,預警預報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公共事業軍團首席執行官李俊風說,企業同有關部門一起,在自主創新的根技術基礎上,持續做好“媽祖”適配工作?!巴ㄟ^全棧優化,我們希望效率再提高50%,讓整個預測做到分鐘級響應?!?/p>

記者在論壇同期活動——2025東亞海洋博覽會上看到,眾多海洋科技裝備在現場亮相。廈門偉卓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展區內的一個水池旁,工作人員操作一款可遠程操控的水下機器人,在水池中展示各種姿態。公司海洋事業部商務經理王澤蒙說,這款水下機器人主要用于水下觀測,本身也可搭載機械臂,用于水中打撈、救援等工作。

系統構建:貫通產學研用鏈條 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當前,我國海洋科技創新正從點的突破轉向系統能力的全面提升,構建起從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到產業應用的完整生態體系。

在海洋科研資源富集的青島市,當地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創新之?!?。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在現場致辭時表示,青島統籌各類涉海創新資源,每年布局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深入實施成果轉化改革“10條”措施,建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產研對接工作機制,做大做強國家海洋技術轉移中心、海洋科技大市場。去年,全市涉海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6%。

科技的應用正深刻改變傳統海洋產業面貌。騰訊公司副總裁張巍表示,自2021年起,騰訊聯合有關科研團隊,在山東東營黃河口支持海草床修復,以技術為“藍色碳匯”賦能。

“項目構建了‘天—水—智’一體化碳匯監測體系,依托衛星遙感技術動態追蹤海草床整體生長態勢,通過多參數水下傳感器實時采集水質、水溫等關鍵生態數據,并運用人工智能算法精準預測氣候變化對碳匯能力的影響,最終將海草床減碳量科學轉化為可交易的碳匯資產?!睆埼≌f,2024年,項目成功促成海草床藍碳意向認購。

面對未來,人才培養是維系創新能力的關鍵。李俊風說:“我們希望用人工智能加持海洋相關學科,‘專業學科+人工智能’式的人才將是面向未來的高質量人才?!?/p>

全球協作:貢獻中國智慧方案 攜手應對共同挑戰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隨著科技實力的增強,我國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深化海洋領域國際合作,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孫書賢在論壇上介紹,海洋對外合作日益深化。目前,我國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訂合作協議,積極參加聯合國海洋大會、APEC海洋部長會,發起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非洲國家、島嶼國家海洋合作論壇,闡明中國主張、提出中國倡議。牽頭成立“海洋十年”中國委員會,制訂行動框架,獲批1個協作中心、5個實施伙伴、9項大科學計劃和21個項目。積極參與重大國際磋商,以負責任大國形象向全球海洋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我國的合作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馬爾代夫漁業和海洋資源部國務部長阿姆扎特·艾哈邁德在論壇上表示,馬爾代夫與中國在諸多領域深化合作前景廣闊。

“兩國在可持續水產養殖、海洋科研與創新等方面加強合作,不僅能為兩國帶來切實利益,還能助力保障全球糧食安全、推動海洋可持續發展?!卑⒛吩亍ぐ~德說,在這方面,青島具備顯著優勢,擁有世界一流的海洋科研機構、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以及完善的海洋產業集群,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讓其成為馬中攜手實現藍色經濟目標的天然合作平臺。

?

編輯:郭洲洋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