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信用李偉:信用賦能 助推“沽源藜麥”產業高質量發展
9月11日,第四屆中國企業家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信用事業部李偉從信用視角剖析了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規律,并就沽源藜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9月11日,第四屆中國企業家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信用事業部李偉從信用視角剖析了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規律,并就沽源藜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
圖為李偉在第四屆中國藜麥企業家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言
區域公用品牌的競爭本質是信用力的競爭
品牌是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認知、印象和信任的總和,是一種獨特的標識符號,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價值、文化和承諾。李偉指出,品牌建設的本質是在目標用戶心智中建立并長期維持清晰、獨特且有價值的聯想,其核心作用是通過降低用戶的選擇成本與信任成本,驅動商業目標實現。
對于區域公用品牌而言,信用建設是其維護聲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李偉說,區域公用品牌的競爭本質是信用力的競爭。一是消費者對區域公用品牌的認同,本質上是對其背后所代表的地域信譽、質量承諾、標準體系和文化底蘊的信任。二是信用是統一品牌標準的有力保障。通過建立基于信用的授權、使用、監管和退出機制,可以確保所有使用區域公用品牌的主體都能嚴格遵守統一的生產標準、質量規范和品牌管理規定,維護品牌的形象和聲譽。三是信用是提升品牌溢價能力的關鍵支撐。良好的信用記錄和權威的信用背書,能夠顯著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從而使品牌農產品更容易實現“優質優價”,提升產業整體效益。
把沽源藜麥打造成為“中國藜麥產業引領者”
新華信用作為新華社旗下的國家級信用服務平臺,長期聚焦品牌信用建設,挖掘區域公用品牌在促消費、樹品牌、興產業、惠民生中的獨特價值,形成了一系列服務模式。
李偉提出,沽源藜麥要以“中國藜麥產業引領者”為目標,加快行業地位的確立。新華信用將依托產業大數據、專業評價模型和分析能力,為“沽源藜麥”等區域公用品牌提供權威的《產業高質量發展智庫報告》和《行業地位確認報告》,深度挖掘品牌背后的產業特色、文化底蘊、創新潛力,為區域公用品牌找到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以信用建設為抓手推動沽源藜麥品牌價值躍升
沽源藜麥,是壩上人民致富希望的“金種子”,正站在品牌升級的關鍵節點。如何以信用體系為抓手,實現從產地優勢到市場價值的跨越?對此,李偉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嚴把準入關口,建立區域公用品牌信用管理辦法并對企業開展全面體檢,并以資源傾斜激勵守信行為,筑牢品牌信用根基。二是建立信用溯源體系,推行產品“信用二維碼”,實現全流程信息透明,以信任促消費、以品質樹品牌、以融合興產業、以共享惠民生。三是深入挖掘品牌信用文化,發揮品牌集聚效應,提升品牌溢價能力。四是構建產業信用聯盟,整合政府、企業、平臺等多方資源,打造“沽源藜麥+”產品矩陣,拓展高信用的區域公用品牌“朋友圈”,實現全產業鏈協同升級共享。五是對接國際標準,依托國家級信用平臺增強國際公信力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