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洞見】互聯網業高質量發展成果顯著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突破,網絡設施量質齊升,網民規模穩步增長,行業應用縱深拓展,在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的創新引領和融合帶動作用日益顯著。
?
新華財經北京7月31日電(分析師郭楨)近年來,我國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突破,網絡設施量質齊升,網民規模穩步增長,行業應用縱深拓展,在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的創新引領和融合帶動作用日益顯著。
一、互聯網普及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7月23日-25日,2025(第二十四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會上介紹,我國網絡技術加快向數據驅動、智能引領演進升級,5G-A(5G網絡演進和增強)關鍵技術研發、國際標準研制穩居全球第一陣營。網絡產業發展生態持續繁榮,“十四五”期間,我國電信和互聯網經營主體從9.4萬家增加至18.7萬家,實現翻一番;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互聯網企業總營收從2.4萬億元增長至超4萬億元。
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社會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催生出新業態新模式。從電子商務創新消費形式、電子政務重塑治理流程,到微博、微信、短視頻平臺等社交媒體帶來溝通方式變革;從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迭代,到微短劇、網絡文學、數字動漫等互聯網文化產品不斷涌現,互聯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釋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的拓荒者和引領者。在生活中,“網約車”逐漸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以往假期將至,火車站售票窗口前排起長隊,如今手機一點,不僅可以線上購票,還能選座、點餐。變化背后折射出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賦能。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到455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數達3022萬個,千兆寬帶用戶達2.26億戶。網絡支撐有力、融合應用深入、普惠服務便捷是上半年信息通信業發展呈現出的主要特點。今年上半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055億元,同比增長1%。技術和市場雙輪驅動使得行業持續保持增長,5G滲透率不斷上升,帶動移動用戶上網流量連續6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截至6月底,我國5G移動電話用戶達11.18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04億戶,用戶普及率超79%。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互聯網建設取得顯著成就。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加速布局,互聯網基礎資源持續豐富,為互聯網普及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新興市場蓬勃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應用落地,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關鍵技術創新帶動芯片、軟件等安全性和先進性不斷增強,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與開源能力顯著提升,自主可控操作系統生態日趨完善。通感一體化、無線AI等6G關鍵技術加速成熟,有力引導全球6G走向。我國有8家企業躋身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前30名,獨角獸企業數量達到409家,企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二、人工智能成為互聯網發展趨勢
當前,全球互聯網技術正經歷新一輪深度變革,人工智能、數據要素、綠色算力等領域的重大突破持續推動產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催生出新的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數字化、智能化成為互聯網未來方向和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能技術引領社會變革,不僅為互聯網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新機遇,同時也正在重塑各個產業的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為創造美好未來帶來潛能。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互聯網協會原理事長鄔賀銓表示,智能體作為互聯網演進的核心標志,正深刻重塑科研、生產與生活的底層邏輯。智能體是由“大模型+記憶系統+工具調用+規劃能力”形成的閉環,不僅能執行任務,還可以通過反饋反思執行結果,并調用包括應用軟件、向量搜索引擎、數據庫等在內的工具。
作為5G技術升級版,5G-A速率更快、時延更低、連接更廣、感知更準,進一步優化AR/VR、全息通信等沉浸式消費體驗,并大幅提升車聯網、應急通信、遠程醫療等公共服務的響應速度。近期,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啟動了“雙萬兆AI Family計劃”,從更高速的技術網絡、更全面的產品體系、更可靠的服務品質等方面滿足家庭生活、工作的智能需求?!半p萬兆”指的是“5G-A無線+F5G-A有線”光網技術能力均近萬兆。萬兆寬帶憑借下行接近10Gbps、上行接近1Gbps的網絡能力,支持8K超高清視頻、云游戲等高帶寬應用場景。
智能化趨勢顯示出互聯網行業發展處于關鍵戰略窗口期,也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與智能縱深推進的重要發展機遇。在個人領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向學習、創作、社交等場景滲透,推動AI虛擬助手、智能寫作、圖像生成、智能推薦等多類應用快速普及,深刻改變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方式。在行業領域,數字技術加速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0.1%、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2.9%,顯著提升生產效率與資源配置水平,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從智慧家庭到人群密集的商場再到工業生產車間,智能互聯成為發展趨勢。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2024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在制造業自動化程度方面,中國正加速實現躍遷,工業機器人密度已超越德國和日本,位列韓國、新加坡之后,名列第三。工業互聯網與智能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一個全新的智能工業化時代徐徐鋪展。在制造業領域已經形成協同研發設計、柔性生產制造、遠程設備操控、設備預測維護、生產現場監測、機器視覺質檢、無人智能巡檢、工藝合規校驗、生產過程溯源、廠區智能物流等20余個典型應用場景。
?
編輯:杜少軍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