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洞見】央企發揮國民經濟“壓艙石”作用 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
9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以來央企累計上交稅費超過10萬億元,向社?;饎澽D國有股權1.2萬億元。
新華財經北京9月18日電(分析師郭楨) 9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以來央企累計上交稅費超過10萬億元,向社?;饎澽D國有股權1.2萬億元。央企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就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央企加快新動能新優勢塑造,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保障原油、天然氣、電力、電訊等基礎產品供應,發揮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作用。
一、“十四五”以來央企資產總額達到91萬億元
央企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在資源、技術、品牌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笆奈濉币詠?,央企主動扛責任作標桿,充分發揮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作用,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增產增供成效顯著。央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抓住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建立統一的資源管理平臺,實現資源的合理調配和共享。發揮規模效應,注重優化產業布局,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當前我國消費領域正處于加快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消費政策扎實推進,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消費潛力加速釋放,為央企助力提振消費創造了有利條件,央企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打通從收入分配到消費支出的全鏈條通路,培育壯大內需增量市場,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據國資委副主任袁野介紹,“十四五”以來,央企資產總額從68.8萬億元增至91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從14.2萬億元增至18.3萬億元,年均增速分別達7.3%和6.5%。央企利潤總額從1.9萬億元增至2.6萬億元,營業收入利潤率從6.2%提至6.7%,全員勞動生產率從每人每年59.4萬元增至81.7萬元。2021至2024年,央企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萬億元。
“十四五”以來,央企有效保障煤電油氣等基礎產品供給和通信、航空等基礎網絡運營;同時,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積極承擔川藏鐵路、深中通道等基礎工程,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開展境外投資合作項目超過6000個。
二、加快推進科技創新 打造大國重器
央企是科技創新的國家隊,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笆奈濉币詠?,央企科技創新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重要成效,研發經費年均增長6.5%,已連續3年每年投入超1萬億元。2024年,央企研發經費達1.1萬億元,其中基礎研究投入占比達8.8%。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塑造,“十四五”以來,央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累計投資達8.6萬億元,較“十三五”時期有了大幅提升。
“十四五”以來,央企累計建設國家級研發平臺474個,打造國家技術創新中心8個,牽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占全國的1/6。央企牽頭或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22個,承擔了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中60%的標志性產品研發。在量子計算、生物科技等領域,累計布局策源地97個。牽頭產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479家,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2.5萬個。從科技人才看,央企擁有研發人員144萬人、占全國的1/5,央企還擁有兩院院士219名,人才支撐更加有力?!凹钯x能”,對重大科技成果實施考核加分,累計推動近1000戶科技型企業實施股權、分紅等激勵。
2024年,央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首次突破40%,營業收入占比接近30%?!叭斯ぶ悄?”專項行動累計布局應用場景超過800個,數字化轉型行動打造智能工廠1854個,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2.8%、13.9%。近3年,央企品牌價值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5%。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介紹,“十四五”以來,央企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科技成果。打造了“深海一號”二期、嫦娥六號、夢想號、“奮斗者”號等大國重器,C919大型客機、國產大型郵輪成為“中國制造”名片,建成了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在2024年開展的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評選中,央企共獲獎109項,占全國同類獎項總數的一半以上,填補了一批產業技術空白,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工業軟件、基礎材料等領域取得突破。
三、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
央企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發揮企業價值為目標,主動擔當作為,在市場主體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央企扛起社會責任,圍繞服務民生、推動社會發展核心任務,將企業發展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在多個領域主動作為、精準發力,以實際行動踐行 “國之大者”,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十四五”以來,央企累計上交稅費超過10萬億元,向社?;饎澽D國有股權1.2萬億元。在基礎產品供應方面,央企承擔了約80%的原油、70%的天然氣、60%的電力供應;在產業協同帶動方面,近年來央企年均采購量超15萬億元,直接拉動產業鏈上約200萬戶大中小企業、間接輻射近700萬戶企業。
央企自覺服務國家戰略和宏觀調控安排,扎實做好煤電油氣和通信、航空等基礎產品的穩定供應,有效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運行。在國務院國資委發起的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中,央企與5100多家企業建立了深層次合作關系,涉及合同金額1300多億元,為相關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在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央企承擔了我國256個縣的定點幫扶工作,占全國脫貧縣的31%,“十四五”以來,累計投入和引進各類幫扶資金1200多億元,購買和幫銷脫貧地區農產品600多億元,幫助培訓各類人才382萬人次,切實推動了當地鄉村產業發展、村居建設和農民致富。
央企全力參與地震、臺風、洪澇等重大災害搶險救援,“十四五”以來,累計投入搶險人員超過兩百萬人次,車輛裝備近百萬臺次。今年以來,我國部分地區發生暴雨洪澇災害,央企緊急調度救援力量40多萬人次,爭分奪秒、全力以赴開展電力、通信、交通等搶修恢復工作。
?
編輯:杜少軍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