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狄薇斯:不要保護主義!中歐需要更多對話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11日
閱讀量: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秘書長狄薇斯(Sigrid de Vries)表示,對中歐而言,未來的道路并非“脫鉤”,而是戰略合作。

新華財經上海7月11日電(記者 王鶴)“中歐未來的道路并非‘脫鉤’,而是戰略合作?!痹?月11日舉辦的2025中國汽車論壇上,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秘書長狄薇斯(Sigrid de Vries)直言,當前,貿易與地緣政治環境比以往更復雜,供應鏈緊張、監管差異、競爭加劇是當下的挑戰。在此背景下,中歐需要更多對話,更多開放透明而非保護主義,需要更多橋梁而非壁壘。歐洲汽車工業協會將推動中歐在技術法規合作、分享先進經驗,以及為中歐市場準入和數據交換提供便利等方面作出新努力。

狄薇斯表示,2025年適逢中歐建交五十周年,汽車產業已成為中歐經濟關系的基石。五十年來,中歐經貿關系飛速發展,五十年前,歐洲共同體與中國的年貿易額僅約20億歐元,如今日均貿易額已突破20億歐元,有力印證了中歐合作伙伴關系的深度與活力。這種關系在汽車產業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從技術貿易到合資企業、專業知識共享,中歐共同塑造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目前,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快速向電動化、自動化與智能出行轉型,重構供應鏈、重塑產業生態、重新構想汽車對人類與社會創造的價值。變革帶來挑戰,同時也為中歐深化合作開辟了新機遇。

狄薇斯說,多年來,歐洲汽車工業協會與中國相關政府機構及行業組織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為雙方在技術標準對接與法規協調方面的深度交流奠定了基礎,一方面助力國際汽車制造商融入中國市場,也推動中國產業界及主管部門更好地對接全球企業與歐洲監管框架。

“2009年,歐盟與中國建立了官方產業對話機制, 歐洲汽車工業協會配合歐盟委員會工業總司和工信部,中歐雙方在此平臺上就燃料經濟性、電動汽車、車輛安全等方面開展了持續且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如今,我們正積極呼吁全面重啟這一機制?!钡肄彼拐f。

與此同時,中歐還就排放法規技術,自動駕駛車型認證的合作機制方面展開交流,這有助于推動中歐雙邊監管的有效協調與統一。中歐啟動了跨境數據流動交流機制,以確保數據治理框架既能滿足創新、保護用戶,又能培育公平競爭和環境。

狄薇斯認為,中歐需將合作進一步推向更高水平,因為中歐在經濟、科技和戰略層面的互聯程度比以往更加緊密。

放眼全球,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2024年產量突破3100萬輛,歐盟產量約1140萬輛,二者產量合計占據全球汽車產量的半壁江山(53%),這一規模既意味著責任,也意味著機遇。

中歐目標高度一致,雙方產業都在電動汽車、低碳制造、電池技術和智能出行系統領域投入巨資,都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在快速變革的全球格局中保持核心競爭力。中歐各有優勢:歐洲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完善的監管框架以及頂尖的汽車研發能力;中國則具備強大的規?;芰?、充滿活力的國內市場以及驚人的創新落地速度。這些差異不是障礙,而是互補的機遇。

狄薇斯表示,對中歐而言,未來的道路并非“脫鉤”,而是戰略合作。未來出行之路并非坦途,它將由全球趨勢、區域特性和技術突破共同塑造,其中的許多變量尚難預料。但可以確定,中歐將繼續在這一進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政府部門、產業界、學術界應攜手為未來創造有利條件,以良性競爭驅動創新,通過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全球互聯互通等共同挑戰。

?

編輯:林鄭宏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作家
文章:556 人氣:558
作家介紹
手機掃碼訪問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