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鋼鐵行業應“嚴控產、強自律、增效益”
自律控產是鋼鐵行業利潤改善的核心原因。未來國內粗鋼消費量預計保持在8至9億噸上下,品種結構將逐步優化。長期來看,我國鋼鐵需求仍將在峰值平臺區間維持較長一段時間,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鋼鐵內需市場將長期存在。
新華財經上海7月12日電(記者李榮)我國鋼鐵行業正在走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鋼鐵總產量已達峰值,行業減量發展趨勢明顯,產業集中度提升。12日結束的2025“我的鋼鐵”年中大會暨鋼鐵產業鏈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論壇上,來自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的業內人士認為,鋼鐵業應“嚴控產、強自律、增效益”,借助數據分析、創新技術力量,推動行業發展。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穎生介紹,今年1至5月鋼鐵供給仍大于需求,社會庫存和企業庫存水平均處于近年來的同期低位,鋼材出口繼續保持高位,原材料價格有所下降,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呈現波動下降態勢,鋼鐵行業利潤保持穩定。
他認為,自律控產是鋼鐵行業利潤改善的核心原因。未來國內粗鋼消費量預計保持在8至9億噸上下,品種結構將逐步優化。長期來看,我國鋼鐵需求仍將在峰值平臺區間維持較長一段時間,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鋼鐵內需市場將長期存在。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已進入減量發展階段,擴大規模、攤薄成本的經營理念已不符合行業發展需要,只會加重“內卷式”惡性競爭。為此,王穎生呼吁,鋼鐵企業要嚴控產、強自律、增效益,按照“三定三不要”原則(以銷定產,不要把現金變成庫存;以效定產,不要產生經營性“失血”;以現定銷,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款)組織生產,從而保證企業效益。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總裁高波認為,鋼鐵行業仍需擺脫單純依賴規模擴張的傳統路徑,轉而注重提升企業效益和效率,行業參與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借助數據與分析、創新與技術的力量,推動行業的進步發展。
在基礎數據建設方面,上海鋼聯始終堅持加大對數據采集能力的投入,也在數據產品創新方面同樣取得顯著突破,生成式AI產品“小鋼數字智能對話助手”已在多個場景中成功應用,提供價格查詢、數據查詢、供求信息查詢、市場分析和研報撰寫等智能服務。此外,上海鋼聯還推出了鋼聯EBC系統,結合企業產線及上下游需求,構建產業鏈全景圖,全面監測市場動態并實現自動預警,提升企業感知市場變化的敏感度。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蔡進也認為,未來應通過供應鏈組織方式的轉型升級,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優化流程、提升協同能力,具備國際化視野,把握住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
編輯:王菁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