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7月30日

新華財經|2025年07月30日
閱讀量:

鞏固回穩向好勢頭,三箭齊發持續優化資本市場生態;聚焦轉型創新,券商多維度布局下半年發展;31只個股半年報業績向好且低估值;資產證券化市場加速擴容,年內最大規模企業ABS落地。

新華財經北京7月30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鞏固回穩向好勢頭 三箭齊發持續優化資本市場生態

截至7月29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44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近700家公司獲回購增持貸款;北向資金上半年持倉市值增加近800億元;第二批12只新模式浮動管理費率基金日前獲批……這些不同視角、不同維度的A股市場數據,折射出資本市場生態持續優化的新氣象。

證監會2025年年中工作會議明確,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全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態勢。在市場人士看來,聚焦營造回報投資者的市場生態、壯大開放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構建崇法守信的市場生態,落實好各項已出臺的政策措施,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多層次市場活力,將助力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

??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 上半年國內企業并購較為活躍

7月29日,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上半年,市場監管總局共審結經營者集中案件339件,同比增長14.1%。國內企業并購較為活躍,汽車、化學原料等領域制造業并購交易表現亮眼。從交易金額看,經營者集中案件交易金額合計超13000億元,其中交易金額1億元至10億元的集中案件106件,約占32%;10億元至100億元的集中案件86件,約占26%;100億元及以上的集中案件31件,其中最大單筆交易金額為1230億元。

??南向資金今年以來凈流入金額創歷史新高 港股上行趨勢有望持續

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持續大幅加倉港股市場,是港股市場今年以來最大的增量資金來源。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超8400億港元,創年度凈流入額歷史新高,超過2024年凈流入的8078.69億港元。在今年以來南向資金大幅流入的帶動下,港股市場表現亮眼,截至7月29日收盤,恒生指數累計漲逾27%,恒生科技指數累計漲逾26%,恒生指數成分股中總市值超1萬億港元的股票均上漲,漲幅最大的小米集團-W累計漲逾60%,總市值最大的騰訊控股累計漲逾34%。機構人士認為,南向資金全年累計流入或超萬億港元,下半年流入速度可能放緩。中期來看,政策發力驅動基本面修復,疊加資金面持續改善,港股有望進一步向上。

上海證券報

??“中國長安”重慶掛牌 第三家汽車央企成立

7月29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重慶掛牌成立。當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準,組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列入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名單。這次重組是國家推動央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至此,我國三大央企汽車集團(一汽、東風、長安)格局形成,將更好助力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聚焦轉型創新 券商多維度布局下半年發展

7月中下旬以來,多家券商召開半年度工作會議,總結上半年的經營情況,部署下半年的重點工作。記者梳理發現,多家券商將服務區域經濟、業務轉型、數字化創新等作為重要發力方向,轉型創新成為關鍵詞。

??海外資金加倉熱情高漲 7月多只中國股票ETF規模增長

隨著市場持續反彈,中國資產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也持續攀升。據統計,7月以來,5只規模較大的海外中國股票ETF合計“吸金”超27億美元。與此同時,韓國散戶對中國股票投資熱情高漲,2025年以來累計成交額達57.64億美元。多家外資巨頭近期密集發聲,認為多重利好因素將帶動中國資產開啟新一輪價值重估周期。

證券時報

??上市公司年內回購近900億元 連續4個月金額超百億元

近期在市場整體表現較好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繼續積極參與回購,為市場提供增量資金來源。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7月上市公司實施回購金額達到140.12億元(按公告日期計算),環比增長12.06%,已連續4個月單月回購金額超百億元,上市公司回購熱情明顯上升,年內合計回購金額達到889.93億元。從單家公司來看,27家公司7月回購金額在1億元以上,美的集團、TCL科技、國泰海通、寶鋼股份回購金額超5億元。

??31只個股半年報業績向好且低估值

受益于下游行業高景氣度、公司經營效率提升或資產重組等因素,部分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實現正增長。據統計,截至7月29日,已披露半年報(含業績快報)的80家公司中,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含扭虧為盈)的有52家。 從估值水平來看,截至7月29日,上述半年報業績增長的個股中,共31股滾動市盈率低于30倍,如齊魯銀行、常熟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福能股份、重慶百貨等市盈率不到10倍。齊魯銀行滾動市盈率為5.88倍,排在最低位置。公司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27.34億元,同比增長16.48%。

??IMF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7月2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預計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分別達到3%和3.1%,較今年4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參考預測分別上調了0.2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

此次調整中,IMF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上調幅度最為明顯——相較4月預測水平,IMF將今年中國經濟的預期增速上調了0.8個百分點。IMF稱,這一調整主要是因為中國上半年的經濟活動強于預期,且中美關稅大幅下調。同時,IMF將中國經濟2026年的預期增速也上調了0.2個百分點。對于上半年中國經濟的超預期增長,IMF認為這主要是由出口拉動——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強勁出口抵消并超過了對美出口下降的影響;同時,財政政策對消費的支持也拉動了中國經濟增長。

證券日報

??資產證券化市場加速擴容 年內最大規模企業ABS落地

7月29日,由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發起的中信金融資產云帆1期實體賦能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正式成立并起息。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產品發行規模達100.10億元,不僅成為年內發行規模最大的企業ABS產品,更創下了信托受益權ABS產品領域的規模紀錄,成為目前該品類中發行規模最大的產品。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807只企業ABS產品成立并起息,發行規模合計達7140.7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2.64%和26.10%。

??月內券商調高25只個股評級 電子、醫藥生物等賽道被看好

7月份以來,隨著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快報的披露,券商作為具備投研優勢的專業機構及時跟進,積極發布對上市公司的最新評級結果。數據顯示,截至7月29日,月內券商合計調高了25只個股的評級,調低了26只個股的評級,首次覆蓋273只個股。其中,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成為影響券商評級結果的關鍵因素。

??小金屬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普遍向好

在市場回暖背景下,小金屬行業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顯著提升。截至目前,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稀土”)、廣晟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翔鷺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上半年“成績單”均頗為亮眼。在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之中,北方稀土業績增速“一馬當先”。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9億元到9.6億元,同比增加8.55億元到9.15億元,同比增長1882.54%到2014.71%。

?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