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邁向更高能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加速建設

新華社|2025年07月30日
閱讀量:

在中央金融委員會6月18日對外發布《關于支持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意見》后,一系列金融政策舉措漸次落地,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能級持續提升。

375492355899535360.png

上海自貿區離岸債券成功發行,臨港新片區離岸貿易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實現跨境收支超6億元,存量32家科創板未盈利企業進入科創成長層……

在中央金融委員會6月18日對外發布《關于支持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意見》后,一系列金融政策舉措漸次落地,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能級持續提升。

離岸金融再加碼

7月25日,上海自貿區離岸債券成功發行,發行規模5億元,用于支持境外主體面向國際市場發債融資,標志著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宣布的八項政策舉措之一的“發展自貿離岸債”在上海落地。

“上海自貿區離岸債券的成功發行,拓展了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有助于推動上海成為離岸人民幣資產聚集地?!鄙虾=煌ù髮W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李峰說。

發展境內離岸金融,可以拓寬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提升我國金融服務的國際競爭力。除了“發展自貿離岸債”,潘功勝宣布的另一項舉措——“在上海臨港新片區開展離岸貿易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也為離岸金融發展注入新動能。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瞬息萬變,一筆千萬美元的大宗商品訂單可能因3天的銀行審核期錯失交易窗口——這是中國離岸貿易企業面臨的普遍困境。

新推出的試點方案,首創以離岸貿易專營子公司為載體,試點銀行對試點企業“免審單”結算,將2-3個工作日的結算流程壓縮至“秒級”,與香港、新加坡等成熟離岸中心達到同等時效。截至7月18日,參與試點的離岸貿易專營公司共完成離岸貿易業務22筆,跨境收支合計6.48億元。

2025年一季度,臨港新片區離岸轉手買賣規模約為81.53億美元,同比增長56.67%。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金貿處處長殷軍表示,未來,臨港將依托臨港離岸貿易平臺和本次金融試點,打造“全球接單、境外加工、臨港結算”模式,進一步釋放離岸貿易增長潛力。

金融市場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深化

上海,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匯集股票、債券、期貨、黃金等市場,以及金融產品登記、托管、結算、清算等基礎設施。

近期,隨著金融管理部門多箭齊發,在滬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底座進一步夯實。

375492357677920257.jpg  這是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城街景。新華社記者桑彤 攝

7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科創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業當日起進入科創成長層,標志著科創科創成長層正式落地。

科創成長層增強了市場包容性,為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更適配的資本市場平臺?!睆偷┐髮W金融研究院金融學教授張宗新說。

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則紛紛加碼國際化。6月26日,上金所正式啟用在香港設立的國際板指定倉庫,并上線在港交割的黃金交易合約?!皣H投資者可直接使用離岸人民幣參與交易,香港倉庫實現就地交割,節省運輸時間及物流成本?!贝笕A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楊瑞琪說。作為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會員,大華銀行已從事黃金國際板交易多年。

7月8日,上期所正式發布業務規則國際化版本,為后期全面引入境外特殊參與者、境外中介機構和境外客戶打下基礎?!斑M行國際化規則改造,有助于服務期貨市場的高水平開放?!毙潞谪浂麻L馬文勝說。

上海,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運營總部所在地。6月18日,CIPS人民幣國際信用證業務正式開通,企業開展人民幣貿易結算更便利;新增6家外資直參行,外資直參機構首次覆蓋非洲、中東、中亞及新加坡離岸人民幣中心,CIPS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人民幣國際化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效應正持續放大?!敝袊嗣胥y行上??偛?a href="http://www.lbmed.com.cn/macro/index.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宏觀審慎管理部副主任施建東說,今年上半年,上??缇橙嗣駧攀罩Э傤~16.2萬億元,同比增長15%,占全國46.5%,保持全國首位。

外資加速布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6月30日披露,新一批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時隔一年多后集中獲批,合計30.8億美元。其中,星展、匯豐、渣打等多家外資銀行獲批額度,支持其客戶進行更廣泛的全球資產配置。

“新額度的發放進一步優化了資本市場雙向流動的生態,為市場注入長期信心?!毙钦广y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周邦貴說。

此次QDII額度擴容,市場早有預期。6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表示,近期將發放一批QDII投資額度,有序滿足境內主體境外投資合理需求。當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說,支持外資機構在理財投資、資產配置、保險規劃等領域加大布局。

在上海持牌金融機構中,外資占比約三分之一,它們正加速落子,分享中國開放新機遇。

近期,友邦人壽、荷蘭全球人壽獲批籌建保險資管公司;匯豐銀行積極參與“銀行外匯展業改革”,將參與分行從5家拓展至20家;渣打銀行參與“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所有試點批次……

“中國大力支持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不斷釋放政策利好,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優質土壤?!痹蜚y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副董事長魯靜表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從“聚機構”邁向“建機制”,從“交易市場”到“謀求定價權”,從“政策窗口”到“開放樞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我國金融發展探新路,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任軍、桑彤、陳云富)

編輯:郭洲洋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