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財經分析】兩項貸款貼息政策出臺 對市場有何影響?

新華財經|2025年08月13日
閱讀量:

8月12日,服務業經營主體和個人消費貸款迎貼息“紅包”同步落地。二級市場上,受利好消息影響,零售板塊高開,合百集團2連板,國光連鎖一度觸及漲停,通程控股、友好集團、武商集團、國芳集團、杭州解百跟漲。同時,滬指突破3674.40點,創去年“924”行情以來新高。

新華財經北京8月13日電(王媛媛)金融促消費再迎政策利好。8月12日,服務業經營主體和個人消費貸款迎貼息“紅包”同步落地。

二級市場上,受利好消息影響,零售板塊高開,合百集團2連板,國光連鎖一度觸及漲停,通程控股、友好集團、武商集團、國芳集團、杭州解百跟漲。

同時,滬指突破3674.40點,創去年“924”行情以來新高。

兩大貼息“禮包”同步落地

8月12日,財政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同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三部門亦同步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

具體來看,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聚焦餐飲、養老、托育等8類消費領域;而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則為中央層面首次實施,直接面向消費者個人,通過降低消費信貸成本激活需求端潛力。兩項政策在貼息比例設定上保持一致:年貼息比例均為1個百分點,且貼息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90%、省級財政承擔10%,既體現政策力度,又兼顧央地協同。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進一步強化財政金融協同聯動,以“真金白銀”支持居民消費,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在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同時,支持擴大內需,同此前出臺的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以及財政部同期出臺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形成“組合拳”,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協同發力,加力提振消費,鞏固經濟持續向好發展態勢。

據悉,本次貼息政策是前期政策的執行落地。202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及國務院發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6月24日,央行、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意見》表示,央行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總額度5000億元,可按貸款本金的100%申請再貸款;7月31號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

多家銀行火速響應

根據《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共有23家金融機構入圍貸款經辦機構,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5家其他個人消費貸款發放機構。

方案公布后,多家銀行火速響應。中國農業銀行、浙商銀行8月12日公告稱,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自2025年9月1日起,對符合要求的個人消費貸款實施貼息。浦發銀行稱,將依法依規、積極有序推進個人消費貸款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的組織實施工作。

8月13日早間,中國銀行公告稱,中國銀行發布關于落實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工作的公告,將全力落實并嚴格執行《關于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財金[2025]80號),確保財政貼息的政策紅利直達廣大消費者,為激發消費潛力貢獻金融力量。中國銀行將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于2025年9月1日開始,針對符合政策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開展財政貼息工作。

中國建設銀行8月13日表示,中國建設銀行發布關于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工作的公告稱,積極響應并嚴格執行《關于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財金〔2025〕80號),有序開展個人消費貸款貼息相關工作。自2025年9月1日起,對符合上述通知要求的客戶進行貼息。

中國工商銀行8月13日公告,依據《關于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財金[2025]80號)和《關于印發<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財金[2025]81號)精神和相關要求,正在依法依規、積極有序推進財政貼息工作。

兩項貼息政策對市場有何影響?

綜合機構觀點,兩項貼息政策協同《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他部署,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協同發力,激發消費潛能、提升市場活性。

國泰海通證券認為,就銀行而言,財政貼息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有利于提振零售小微信貸需求并一定程度緩釋信用風險,中期隨著經濟向好開啟正向循環。其中,經營貸貼息對息差無影響,消費貸貼息銀行需短期墊資,政策實施前4個月息差或有些微擾動。國有行和股份行直接受益于此次政策,零售產品競爭力加強;城農商行雖不在政策范圍內,但已不乏地方性普惠小微貸款貼息支持,此次也明確地方財政可結合實際制定轄內消費貸貼息政策,四川、重慶此前已有試點。

招商證券研報稱,財政貼息利好信貸尤其是經營性貸款恢復,利好銀行和宏觀流動性。由于貼息貸款經辦銀行主要是國股行,所以利好國股行相關貸款領域市占率提高。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上述貼息政策可以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助力提升消費市場尤其是服務消費的活力。其中,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側重于需求端,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側重的是供給端,從供需兩端共同促進經濟平穩發展。

華泰證券研報稱,貼息政策以財政杠桿撬動信貸規模擴張,優化銀行資產結構。財政資金對特定貸款利息進行直接補貼,可以降低居民購置大宗商品、提升生活品質的信貸門檻,直接釋放消費潛力。

?

編輯:胡晨曦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