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8月14日

新華財經|2025年08月14日
閱讀量:

外資大幅加倉,QFII上半年末持倉汽車行業市值最高;成交額超2萬億元,多重積極因素共振助推A股持續上行;A股再融資市場掃描:政策發力引活水,規模與質效齊升。

新華財經北京8月14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外資大幅加倉 QFII上半年末持倉汽車行業市值最高

上市公司2025年中報正在密集披露當中,QFII上半年末重倉股及持股變動情況浮出水面。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已有26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中報。其中,64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了QFII的身影。具體來看,QFII在二季度新進成為28只個股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同時,對另外18只個股的持股數量相比上季度有所增加。從行業板塊持倉情況來看,在64只重倉股中,QFII上半年末對汽車、建筑材料、電力設備行業持倉市值居前,分別為13.08億元、11.18億元、10.70億元。

??成交額超2萬億元 多重積極因素共振助推A股持續上行

8月13日,A股市場三大指數全線上漲,上證指數突破2024年高點,創逾3年新高,創業板指漲逾3%,創近10個月新高。整個A股市場超2700只股票上漲,百股漲停。CPO、光芯片、高頻PCB等板塊表現活躍,整個A股市場成交額為2.18萬億元,創逾5個月新高。資金層面,來自融資資金的增量資金積極加倉。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5月以來A股融資余額累計增加超2400億元,而股票型ETF資金同期凈流出超1700億元。8月13日,滬深300主力資金凈流入近50億元。分析人士認為,滬指突破3674.40點是多重積極因素共振的結果,近期兩融余額站上十年新高,反映個人投資者風險偏好正在持續回升,市場正處于上行趨勢中。

??實探國補政策出臺后的消費貸市場:銀行儲備充足 利率有望“2”字頭

“申請這款消費貸產品的人很多,其能夠滿足大部分客戶的資金需求,最低利率3%,可隨借隨還。待‘國補’貼息政策正式執行后,優質客戶貸款利率有望以‘2’字開頭?!?月13日,建設銀行北京市朝陽區某網點的消費貸業務人員一邊在銀行App上翻動產品界面,一邊向記者介紹。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日前正式出爐,6家國有大行悉數加入消費貸“國補”行列,12家股份行緊隨其后,有銀行宣布將于9月1日落地貼息舉措。除利率有貼息加持外,消費貸額度也在提升。記者實地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目前,銀行消費貸利率基本保持在3%以上,有的銀行還對消費貸額度進行了升級,推出了最高額度為百萬元級的產品。

上海證券報

??存量改規則、新品新機制 權益類基金加大分紅力度

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今年以來基金分紅總額達到141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近40%。其中,權益類基金分紅金額猛增,達到348.84億元,是2024年同期的3倍多。權益類基金分紅金額激增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業績打底,今年權益類基金整體表現強勁;二是基金公司對投資者體驗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通過分紅增強持有人獲得感。

??風電行業持續向好 零部件企業業績攀升

風電行業回暖勢頭強勁,零部件企業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11家風電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或業績預告,其中6家實現或預計實現凈利潤增幅超100%,行業復蘇動能強勁。

??業內專家:銀行應在細分市場挖掘有效信貸需求

7月信貸數據波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除季節性波動、地方債務置換等因素外,信貸需求變化也影響了7月貸款增速。業內專家分析,大客戶財務費用為負,銀行信貸融資實際上對其沒有吸引力,對這類客戶的貸款利率已經處于“降不動”的地步。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傳統信貸需求減少,新動能領域信貸需求增加。金融機構未來也需要適應形勢變化,加快轉變經營思路,進一步下沉客戶,在細分市場中挖掘有效信貸需求。

證券時報

??A股再融資市場掃描:政策發力引活水 規模與質效齊升

今年以來,在政策端的持續發力下,A股再融資市場顯著回暖。整體來看,今年前7個月,A股市場近120家次公司實施再融資(含定增、可轉債、配股),合計募資約7675億元,是去年全年的3.4倍,且超過2023年全年。其中,定向增發承擔再融資主要角色。2025年前7個月,定向增發募資總額占再融資總額的比重接近95%,這是時隔7年后,定增募資占比再次突破90%。以再融資募資總額與募資總額(含首發募資、再融資)對比來看,2015年以來,再融資募資占總募資額比重持續超過60%。2025年前7個月,這一比值超過92%,創近10年最高水平。按板塊劃分,今年前7個月,主板再融資募資接近7000億元,占再融資募資總額比重超九成,雙創板塊占比達8%以上。

??滬指突破拉動公募賺錢效應 股基增量資金加速入市

公募機構的做多熱情與賺錢效應,正通過指數突破行情得到直觀印證。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13日,已有5只A股主動權益類基金實現年內業績翻倍。全市場收益率超60%的基金產品數量達到134只,業績最佳產品年內收益達1.28倍。受益于股票型基金的高彈性特征與持續的賺錢效應,公募權益類基金發行持續升溫。據記者統計,本周啟動募集的31只新基金中,權益類產品達到26只,其中股票型基金2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4只,股基發行數量占新發基金總量的83.87%。

??多行業力推“反內卷” 共筑產業健康根基

過去幾年,“內卷”浪潮已席卷汽車、光伏、鋰電池、鋼鐵、水泥等多個行業,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正不斷凸顯。越來越多企業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虧損的境地,產業生態的健康根基也持續被蠶食。在此背景下,“反內卷”已不再是可選項,而是關乎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答題”。這對于打破市場分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更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證券日報

??年內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已達27次

截至8月13日,年內險資舉牌上市公司總次數已達27次,已遠高于去年全年的20次。其中,25次為主動買入觸發舉牌,2次為被動因素觸發舉牌,反映出今年險資主動增持上市公司的意愿強烈。同時,從舉牌方式來看,競價交易和二級市場買入是主要的方式;舉牌的資金來源則以自有資金和保險責任準備金為主。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險資增配權益資產仍有較大空間。

??多只公募基金產品增設代銷機構

農銀匯理基金、上銀基金、寶盈基金等多家公募機構近日發布公告稱,為旗下部分基金產品增設代銷機構,包括券商、銀行等多種類型。在受訪人士看來,不同代銷機構各有優勢,在公募基金行業發展壯大、指數化投資持續發展、代銷市場競爭加劇等背景下,代銷市場也出現了新變化,代銷機構正在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徑。

??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增添“新動能”

8月12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將于8月15日正式發布深證AAA國企信用債指數和深證AAA民企信用債指數。兩條指數分別聚焦國企和民企兩類發行主體,多維度反映深市高等級信用債的整體表現,充分滿足市場對高等級信用債的投資需求。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此舉不僅豐富了債券指數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投資參考,助力其更精準地把握不同主體高等級信用債的市場動態,促進市場資源合理配置;同時,還進一步完善了資本市場生態,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高等級信用債領域,提升市場的活躍度與穩定性,推動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在產品創新、投資服務等方面持續優化升級。

?

編輯:胡晨曦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