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蘭格點評:信貸差異化或為旺季鋼市帶來“新動能”

蘭格鋼鐵網|2025年08月15日
閱讀量:

宏觀數據

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2025年7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29.94萬億元,同比增長8.8%。狹義貨幣(M1)余額111.06萬億元,同比增長5.6%。前7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87萬億元;1-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3.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12萬億元。

蘭格點評:

2025年7月份,由于受到季節性因素疊加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以及國內市場反內卷快速鋪開等因素的影響,全國PPI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3.6%(詳見圖1)。當前宏觀經濟供求總量失衡態勢仍在發展,反內卷行動可一定程度緩解供大于求環境里企業間低成本過度競爭的傷害,必須盡快加大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帶動企業訂單大量增加,從而增強制造用鋼需求的持續釋放力度。

6b35c396980c48f7a7cb6b65a79b9722.PNG

從1-7月的金融數據來看,信貸和社融呈現明顯分化的態勢,其中人民幣新增貸款額同比明顯少增;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同比明顯多增(詳見圖2);狹義貨幣(M1)連續7個月同比正增長,增速有所加快,而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繼續擴大(詳見圖3)。

從貸款端來看,1-7月企業貸款增加11.63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3.75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91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8247億元,表明企業短期和中長期投資意愿由強轉弱,但短期風險控制意愿有所放松。1-7月居民貸款增加680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383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06萬億元,表明居民貸款需求意愿不足。

從社融端來看,1-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3.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1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2.31萬億元,同比少增694億元;其中企業債券凈融資1.43萬億元,同比少增1849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8.9萬億元,同比多增4.88萬億元,表明政府債券凈融資依然是“主力軍”,而企業端融資意愿明顯不足。

74ba275f75da43688c66b59c36d983dd.PNG

b7846d0ddd4c4457a221fafd9c65ba20.PNG

當前宏觀經濟供求總量失衡態勢仍在發展,反內卷行動可一定程度緩解供大于求環境里企業間低成本過度競爭的傷害,但若需求不能持續回暖,則相關措施效果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必須盡快加大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顯著擴大政府公共產品投資規模,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大幅提高,帶動企業訂單大量增加,生產投資顯著活躍,消費需求回暖,拉動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顯著加強。8月12日,財政部聯合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發布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通過財政和金融的聯動,支持促消費、擴內需。此次出臺的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從居民消費需求和企業服務供給兩端發力,加大融資支持力度,進一步體現了財政與金融政策的協同配合。需求端增強居民消費意愿,供給端提高企業優質服務供給能力,有利于產生“1+1>2”的政策效應。與此同時,下半年央行也要落實落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來看,國內鋼材市場開始逐漸向傳統旺季轉換,但由于重大事件的區域限產的影響,傳統旺季前的備貨效應不及預期,而終端需求也呈現明顯的分化特征,制造用鋼需求明顯好于建筑用鋼需求,這也使得鋼廠對于鐵水的流向上有了明顯的“興趣偏好”。與此同時,央行的信貸差異化以及與財政的協同正在發揮效應,從消費端下手從而再次擴大內需,這也為即將到來的傳統市場旺季帶來了“新動能”。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 葛昕)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