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股】安徽希磁沖刺港交所:2024年扭虧,客戶集中度較高
8月26日,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中信建投國際、廣發證券(香港)。公司計劃將募集資金投向,研發工作、無錫市新生產基地建設及運營、升級德國晶圓生產線等。
新華財經北京8月29日電 8月26日,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希磁”)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書,聯席保薦人為中信建投國際、廣發證券(香港)。公司計劃將募集資金投向,研發工作、無錫市新生產基地建設及運營、升級德國晶圓生產線等。
數據顯示,公司營收受行業需求影響,在2023年出現明顯下降,凈利潤則在2024年實現盈利。未來光伏行業及半導體行業若出現較大波動,仍將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此外,2022年以來截至2025年前四個月,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前五大客戶,未來若客戶大量流失或增長率下降,將對經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磁傳感集成器件制造商
安徽希磁成立于2013年,公司作為磁傳感領域的IDM企業,憑借xMR核心技術和量產能力,致力于磁傳感器產品的研發和制造。
公司進行了全球化戰略布局,在德國子公司Sensitec GmbH設有傳感器晶圓設計和制造中心以及編碼器設計和制造中心。在葡萄牙設立傳感器晶圓設計研發中心,國內有三家子公司,分別是:中國蚌埠——傳感器制造中心;中國無錫——傳感器研發中心;中國寧波——傳感器工程和制造中心;此外,公司還于2023年在無錫投資成立了專門從事編碼器研發生產的ESSTMAGS公司。
核心產品有AMR、GMR和TMR(各向異性/隧道磁阻/巨磁阻)晶圓、磁性角度編碼器、磁性位移傳感器、電流傳感器芯片&模塊、磁檢測系統等。
圖1:安徽希磁單一最大股東情況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王博士及其控制的實體,包括蚌端口樂思、蚌埠華瑞科技、蚌埠華睿、蚌埠芯達、蚌埠華晶及蚌埠華安構成公司單一最大股東集團,合計持有公司25.29%的股份。
2024年扭虧 營收受行業影響較大
受行業需求影響,安徽希磁的收入變動較為明顯,凈利潤則在2024年實現盈利。聆訊資料顯示,由于光伏行業對電流傳感器的需求放緩,公司2023年收入為5.94億元,較2022年的6.66億元,下降10.8%。2024年公司收入恢復增長,較2023年增長18.4%至7.03億元。2025年前四個月實現收入2.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9%。
凈利潤方面,2022年及2023年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分別虧損12.06億元和0.66億元,2024年公司實現扭虧,實現凈利潤9852萬元,2025年前四個月實現凈利潤1003.6萬元,繼續保持盈利狀態。
圖2:安徽希磁綜合損益表
從營收構成來看,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電流傳感器,2024年該產品收入為1.55億元,總收入占比為78.5%,2025年前四月該產品收入約為2.18億元,總收入占比升至82.1%。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希磁的磁傳感器產品受半導體行業影響較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半導體行業歷來波動劇烈,其產生的原因包括周期性下行,持續快速的技術變更、產品生命周期縮短、產品供需波動等,而半導體行業低迷期,會導致產品需求驟降、平均售價加速下滑、產能利用率走低、存貨水平攀升及存貨減值。若公司無法及時調整存貨水平導致存貨過剩及對產品定價施加壓力,將對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客戶集中度較高
于往績記錄期間,安徽希磁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其主要客戶,包括高科技公司、專注于綠色能源領域的分銷商以及新能源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供貨商。
2022年至2025年前4個月,公司來自單一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31.3%、24.6%、20.9%及17.8%。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則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65.2%、62.4%、62.5% 及58%。
圖3:安徽希磁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及總收入占比
由于客戶集中度較高,留住現有客戶、吸引新客戶以及維持客戶持續使用公司產品的能力,將對公司的收入增長至關重要。一旦出現客戶需求降低,新產品未能滿足客戶需求等情況,公司客戶大量流失或增長率下降,將對經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
【看新股】是由新華財經與面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新股和次新股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