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多重因素支撐 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走強

證券時報|2025年09月01日
閱讀量:

8月以來,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即期價格震蕩走強的同時,3月期、4月期遠期價格表現亦趨同,說明至今年年底前,市場看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強。

當市場的注意力還集中在股市時,匯市“沉寂”許久后也迎來新變化。最近兩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強,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升破7.12。即期匯率走強也帶動人民幣中間價持續調升,創出近10個月來新高。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強的主要驅動因素來自美元指數的震蕩走弱,以及美聯儲降息預期下的中美利差收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的鴿派發言為9月降息預熱,帶動美元指數走弱、美債利率下行,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匯率形成支撐。

從中期視角看,至今年年底,支撐人民幣匯率震蕩偏強的因素也在不斷積聚。在市場供需層面,盡管受企業年中分紅派息影響,購匯需求的季節性攀升理論上會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從實際情況看,6、7月份匯率依然保持平穩,7月企業、個人等主體結匯率甚至環比小幅上升,結售匯延續順差態勢,說明市場預期穩定;9月后分紅購匯需求將顯著回落,且四季度市場將迎來結匯高峰,均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維持偏強水平。

除了上述季節性的結售匯變化會支撐人民幣匯率外,美聯儲重啟降息、國際資本涌入非美市場,也會讓匯市的供需形勢發生變化。高盛最新研報指出,亞洲債券投資者的關注重點在過去6個月發生了顯著變化,“去美元化”已成為一個明顯更重要的主題,投資者將繼續把投資分散至美元資產之外。不僅是債市,新興市場股市今年以來表現不俗亦與國際資本的配置調整相關。當國際資本持續增配人民幣資產,證券市場與外匯市場有望形成相互強化的正反饋。

外匯遠期價格往往反映了市場對未來一段時間匯率走勢的預期。8月以來,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即期價格震蕩走強的同時,3月期、4月期遠期價格表現亦趨同,說明至今年年底前,市場看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強。而央行的匯率政策是一貫的,在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堅持底線思維的原則下,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持續維持震蕩偏強的行情,這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人民幣資產的國際吸引力。

?

編輯:馬萌偉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