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流動性觀察 | 稅期+存單到期規模持續高位 央行或適當加大逆回購投放力度
本周資金面的主要影響因素或是稅期,15日為納稅申報截止日,隨后16-17日集中走款。9月作為傳統小稅期,繳稅壓力較小,鑒于目前央行態度依然偏呵護,根據7-8月的經驗,或也會在稅期適當加大逆回購投放力度,預計稅期資金面波動超過季節性的概率不大。
新華財經北京9月15日電(劉潤榕)人民銀行15日開展2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40%,與此前持平;鑒于當日有1915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885億元。
上周(9月8日-12日)央行逆回購凈投放1961億元,同時公告將于15日開展6000億元6M買斷式逆回購,全月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3000億元。受政府債繳款與前期逆回購凈回籠影響,上半周資金面有所收斂,DR001一度升至1.43%,但隨著周三后央行逆回購轉向凈投放,資金面邊際轉松,DR001重回1.4%下方。
跨月資金的大額投放已在前一周悉數回籠,且稅期未至,資金面出現超預期收斂,整體先緊后松。在連續一周的大額凈回籠后,本周初央行仍基本維持等額續作,資金成本連續上行,隔夜利率升至中樞利率之上,R001上行9BP至1.46%,R007上行3BP至1.49%。直至周三,央行開啟增量投放,資金利率上行方才逐漸止步,R001、R007分別升至1.46%、1.50%的周內高點。其后兩日,央行維持超額投放,資金利率開始逐步下行,R001收于1.40%、R007也下行至1.47%。
本周(9月15日-19日)逆回購到期規模上升至12645億元;周一央行將開展6000億元6M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全月買斷式逆回購凈投放3000億元,與上月持平;政府債凈繳款規模將上升至4025億元,其中周一單日凈繳款達3660億元;此外,9月15日為繳稅截止日和中旬繳準日??傮w來看,資金面將面臨多重擾動因素,且上半周壓力更為突出,但買斷式回購的資金投放也將帶來一定的對沖,考慮央行在現有框架下相對寬松的態度未變,后續資金價格大幅波動的概率可能也相對有限,DR001可能不會持續高于1.4%。
在華西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肖金川看來,本周資金面的主要影響因素或是稅期,15日為納稅申報截止日,隨后16-17日集中走款。9月作為傳統小稅期,繳稅壓力較小,鑒于目前央行態度依然偏呵護,根據7-8月的經驗,或也會在稅期適當加大逆回購投放力度,預計稅期資金面波動超過季節性的概率不大。
“不過存單到期仍位于高位,如果其凈融資持續為負,可能會形成銀行負債端缺口,對資金面形成擾動。本周存單到期額為8941億元,到期壓力仍在年內相對高位,后續一周(9月22-26日)將進一步升至9000+億元。”肖金川稱。
財通證券指出,本周資金擾動增加,稅期和政府債發行、存單到期壓力不小,但考慮到央行優化中長期流動性投放結構,同時“8月金融數據顯示實體融資需求相對疲軟,央行維穩債市和配合財政,以及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考評指標新修訂”等線索,預計稅期資金或有波動,但仍低于季節性,稅期后資金或回落至低位,維持9月DR001月中樞延續略低于7天逆回購利率的判斷。
消息面上,人民銀行12日發布金融數據顯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433.66萬億元,同比增長8.8%,比上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前8個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3.46萬億元。其中企業仍是新增貸款的主體,我國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22萬億元。
中信證券表示,向后看,雖然9月消費貸貼息政策的落地有望一定程度上提振居民短貸需求,但在銀行信貸“反內卷”的背景下,房貸、車貸等中長期貸款可能還將面臨壓力,并繼續拖累信貸增速。不過另一方面,考慮到財政部關于“將提前下達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表態,后續財政增量空間或仍然較大,社融指標仍有望得到支撐。
中信建投認為,三季度信貸需求未見明顯好轉,高基數下政府債支撐力度減弱,社融同比少增符合預期。零售需求依舊低迷,消費貸貼息政策落地起效后或有望好轉。政府債仍是社融主要增量,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低基數下M1增速繼續環比提升,或為年內高點,存款搬家趨勢持續。展望全年,隨著化債影響逐漸減弱,疊加零售端拉動需求政策不斷落地見效的推動下,預計全年信貸增速能保持在7%左右,銀行基本面實質性改善仍需等待信貸需求和經濟預期的進一步好轉。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