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分析】短期現貨拉動雞蛋期價反彈 何時超淘將成為后市主導因素
展望后市,現貨季節性強勢以及對供給見頂的預期將在短期內得到驗證,而中長期來看,產能能否實質性去化將成為市場主導因素。
新華財經北京9月17日電 (郭洲洋)8月份持續走低且跌破3000元/500千克的雞蛋期貨價格在9月觸底反彈,截至9月17日早盤收盤,主力2511合約收跌0.32%,報3122元/500千克。
目前雙節備貨需求及淘雞預期推動了盤面反彈,但雞蛋市場似乎陷入了長期博弈中,隨著養殖周期的拉長以及成本端的收縮,淘雞節奏緩慢,蛋雞存欄維持高位,供應壓力居高不下。展望后市,現貨季節性強勢以及對供給見頂的預期將在短期內得到驗證,而中長期來看,產能能否實質性去化將成為市場主導因素。
蛋雞養殖周期拉長 產能去化節奏緩慢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在產蛋雞存欄量為13.65億只,較前一月增加0.09億只,同比增加5.9%,高于之前預期。8月份樣本企業蛋雞苗月度出苗量(約占全國50%)為3981萬羽,較前一月減少0.1%,同比減少8%。
以往年的視角來看,在蛋雞養殖進入利潤的下行周期后,隨著養殖利潤的收縮,虧損會逐漸倒逼養殖端淘汰老雞。據中信建投期貨統計,這樣的每個周期平均2-2.5年,其中利潤周期略高于虧損周期,但最近一輪存在例外,從2021年4月到2025年1月,利潤周期長達45個月。
蛋雞養殖周期的拉長導致今年的去化節奏發生改變,整體去化緩慢。
中糧期貨認為,今年產能沒有出現順利去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連續4年的盈利讓行業積累了充分的現金流,養殖端抗虧損能力增強;另一方面,行業近兩年規?;潭却蠓嵘?,動輒幾十萬羽的欄位增產,規模場的抗風險能力更強,短期的虧損難以改變其投產計劃。行業之前的產能過剩-產業虧損-倒逼產能出清的路徑被進一步拉長了,產能去化進程滯后,也增加了判斷周期反轉時點的難度。
此外,通過降低養殖成本和優化養殖效率,當前蛋雞養殖仍有利潤空間。據中信建投期貨測算,經歷了數年的迭代,蛋雞養殖的料蛋比從2.15-2.3逐步降低,最頭部的養殖企業可以實現控制在全程1.9以內,多數散養戶大致維持在2.1-2.15之間(即2.15斤飼料產一斤雞蛋);在飼料成本的控制方面,通過添加DDGS,玉米蛋白粉等多種原料,飼料成本也在顯著下降。
市場多空博弈加劇 何時超淘將成為市場主導因素
雙節備貨需求仍舊推動盤面在本月開始反彈,此外由于雞苗出苗量以及淘雞日齡數據給予了市場產能見頂的預期,普遍看空的觀點得到了一定的緩和,不過由于周期的拉長,產能去化放緩,淘汰的力度以及時間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市場多空博弈加劇,何時超淘將成為市場主導因素。
而加速淘汰出現,“以淘雞日齡連續3-4個月維持在450天左右為重要條件?!?a href="http://www.lbmed.com.cn/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066.SS&codeName=中信建投&type=5&crumb=股票,中信建投&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中信建投期貨提示。
由于7月、8月出苗量環同比下降,市場普遍預計四季度供應增速頂點或在9月份,供應增速同比的轉負或在12月份。同時,據卓創資訊對全國的重點產區市場的淘汰雞日齡進行監測統計,9月11日當周淘汰雞平均淘汰日齡495天,較前一周持平。
一德期貨認為,淘雞日齡及淘汰量均顯示當前市場尚未達到超淘地步,而蛋雞新開產量仍維持慣性增長,因此蛋雞存欄仍維持慣性增長為主。近期現貨反彈后,市場淘汰熱情再次回落,據測算11-12月后老雞淘汰量才有可能高于新開產量,進而導致蛋雞存欄觸頂回落,但產能需高位回落至一定水平后現貨端供需強弱可能才會得到明顯改善,因此中短期現貨上方仍存在較大壓力。
如果9月雞蛋現貨價格仍然沒有明顯的反彈,國投期貨則認為,在中秋節(10月6日)前后,可能會出現老雞加速淘汰的情形。根據前期雞苗補欄數據及靜態淘汰節奏估算,預計年內四季度能見到本輪產能高點。
不過,能否超淘的根本仍舊取決于蛋雞養殖利潤?;诖饲暗姆治?,雖然淘雞日齡已顯著下降,但行業的抗虧損能力以及對成本的控制可能會阻礙后續淘雞日齡的繼續下降。而且據卓創資訊最新數據顯示,進入9月,蛋雞養殖迎來了扭虧為盈的破局,9月1-11日,國內單斤雞蛋盈利狀況由虧損0.13元轉為盈利0.26元,截至目前9月平均盈利較8月均值提升0.25元,成功扭轉近4月的虧損局面。
因此,綜合來看,混沌天成期貨認為,本輪雞蛋行情的上漲,是空頭一致性預期過載后價格底部反彈,而不是反轉,當下蛋雞高存欄在養殖利潤尚存的情況下難以加速去化。但從估值角度來講,當下做空雞蛋最大風險在于絕對價格較低,強現實還沒有轉弱的情況下沽空僅來源于對供給數據的推演。
編輯:左元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