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減持美債257億美元 倉位降至16年新低
中國大陸持有美債規模重回下降通道,7月減少257億美元至7307億美元,倉位已經低于2009年2月的7442億美元,創16年新低。
新華財經北京9月19日電(王柘)美國財政部18日公布2025年7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7月海外投資者繼續增持美債,持倉規模環比增加319億美元,至9.16萬億美元,連續五個月超過9萬億美元。前十大“債主”中,日本和英國均連續增持美債,其中英國連續兩個月增持超過400億美元。加拿大和中國大陸減持規模居前,分別為571億美元和257億美元。
英國在3月首次超越中國大陸成為美債第二大海外投資者,之后二者持倉差距持續擴大,在7月做出截然相反的操作后,這一差距進一步擴大至1686億美元。
中國大陸持有美債規模重回下降通道,7月減少257億美元至7307億美元,倉位已經低于2009年2月的7442億美元,創16年新低。
法國在7月與日本、英國做出相同選擇,增持美債172億美元,總持倉規模達3920億美元,排名升至第七位。
排名變動較大的加拿大則從6月的第五位直降至第八位,原因在于加拿大7月大舉減持571億美元美債。最近幾月,加拿大的美債持倉變化較為劇烈,先在4月采取了激烈的拋售行動,賣出規模達578億美元,隨后又在5月激買617億美元,6月再度凈買入美債84億美元,并將持倉升至4385億美元的歷史高位。
回顧7月美債市場,對債務規模和關稅影響的擔憂,令美債收益率整體上行,10年期美債收益率環比上漲13BP,超長期限美債收益率月中再次站上5%。美聯儲7月議息會議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且表態偏鷹,導致后續降息預期不振,影響了對美債的需求。
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正式簽署成法。該法案包括的減稅、削減醫療保險和營養補助項目支出、增加軍事和邊境安全支出等內容預計將對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分析,“大而美”法案將使美國未來10年的赤字增加3.3萬億美元,進而推高本已高企的利率。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分析,僅法案中的延長減稅措施在未來十年就將帶來超過4.5萬億美元支出成本。同時,參議院版本法案在未來十年將使美國赤字增加近3.3萬億美元,美國債務上限也將提高5萬億美元。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關于美國應在中期內削減財政赤字的建議背道而馳。
而圍繞關稅的博弈令市場擔憂通脹回升風險,并影響對降息的預期。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表示,美國經濟保持了彈性。然而,重大風險仍然存在,包括關稅和貿易的不確定性,不斷惡化的地緣政治環境,高額財政赤字和不斷上漲的資產價格。
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在7月貨幣政策會議中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之間不變,并發布聲明說,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在,委員會關注在實現最大就業和控制通脹兩個方面的風險。委員會強烈致力于支持最大程度就業并讓通脹回落至2%的目標。
盡管特朗普以及其他政府高級官員不斷施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但鮑威爾仍堅持表示,實施適度約束性的貨幣政策看起來是合適的。美聯儲仍將繼續評估就業和通脹等數據。鮑威爾還說,美聯儲在調整利率時不會考慮對政府帶來的成本影響和聯邦政府的財政需要?!叭绻覀冋娴倪@樣做,這對我們的信譽和美國財政政策信譽都不是好事?!?/p>
美國當前在貿易、安全和經濟等領域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動搖了市場對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美元的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57.8%小幅降至57.7%,較25年前下降了15個百分點。
?
編輯:王菁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