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從“無”到“優” 科德數控以創新利刃破除高端工業母機壁壘

新華財經|2025年10月13日
閱讀量:

記者調研了解到,得益于高強度研發投入,科德數控已實現從“大腦”到“軀干”的全鏈路技術突破,產品和服務獲得市場廣泛認可,并構建了一個協同共進的產業生態。

新華財經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孫廣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國產高端工業母機的支撐??频聰悼毓煞萦邢薰荆ㄒ韵路Q“科德數控”)在“十四五”工業母機戰略升級的浪潮中,以全鏈條自主創新突破技術壁壘,成為保障國家裝備安全、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力量。

近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聯合新華財經等媒體開展“我在‘十四五’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動”主題宣傳活動,多角度展現千行百業上市公司在“十四五”期間實現的發展成果。記者調研了解到,得益于高強度研發投入,科德數控已實現從“大腦”到“軀干”的全鏈路技術突破,產品和服務獲得市場廣泛認可,并構建了一個協同共進的產業生態。

破壁:從“大腦”到“軀干”的全鏈路突破

“十四五”規劃指出,要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而高端數控機床的技術水平則是衡量一個國家核心制造能力的標準之一。

科德數控的突破之路,正是從工業母機的“大腦”與“軀干”雙端同步發力:“數控系統作為工業母機的‘大腦’,曾經是我們最大的痛點?!笨频聰悼馗笨偨浝?、研究院院長李文慶說?,F在,科德數控研發的GNC60總線開放式高檔數控系統,是國內唯一經國家檢測機構確認自主掌握全部源代碼的數控系統,這一成果標志著國產高端五軸機床擁有了真正自主的“大腦”,擺脫了對國際進口系統的依賴。

此外,其自主開發的伺服驅動器、伺服電機、力矩電機、電主軸、數控轉臺、擺角銑頭、傳感檢測裝置等高附加值的關鍵核心部件,全部實現自主可控且具備一定的產業鏈配套能力。

科德數控總經理陳虎表示,近三年科德數控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32.09%,遠超業內平均水平。憑借著從“大腦”到“軀干”的全鏈路突破,科德數控已構建起“數控系統+關鍵功能部件+高端五軸機床”的完整技術鏈。核心部件自制化率達85%,國產自主化率超90%,解決了“部件依賴進口、整機適配性差”的行業痛點。

截至2025年上半年,科德數控及控股子公司共取得國內外有效授權專利390項,其中發明專利227項(包括國際發明專利62項,國內發明專利165項)。累計牽頭或承擔國家級重大專項等課題50項、其他國家及地方研發項目30余項,構筑起覆蓋全產業鏈的創新體系。

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上,科德數控全球首發了非正交五軸臥式鏜銑加工中心(KHM150U)。它展示的已不僅是“做出一個零件”,而是“做出一臺能做出頂尖零件的機器”。

402588394057904129.png圖為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科德數控非正交五軸臥式鏜銑加工中心展示現場(科德數控供圖)

跨越:從航空航天到千行百業

技術創新的價值最終還是要由市場檢驗??频聰悼禺a品結構持續優化,不僅為航空航天領域提供了高端裝備,更將業務拓展至新能源汽車、精密模具等多個民用領域。

科德數控副總經理湯洪濤表示:“我們自主研發的四大通用技術平臺和四大專用技術平臺,具備高剛性、高動態響應特點,可以滿足各行業高端精密加工需求?!?/p>

2021年,科德數控第一次完成了汽車制造領域發動機缸蓋批量生產的交鑰匙工程,科德數控售后服務部部長張國靖是當時現場負責人,他說:“客戶要求同時滿足CMK1.67的標準,這對國產裝備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弊罱K,由4種類型、12臺五軸聯動臥式加工中心組成的缸蓋生產線,完全滿足了國六標準對加工精度的嚴苛要求。

402588397228797953.png圖為科德數控用于汽車制造領域發動機缸蓋批量生產的交鑰匙工程的用戶現場(科德數控供圖)

2024年,科德數控新簽訂單78078.38萬元,同比增長約24%,較2020年上市前增長233.85%。高端五軸機床年產能也實現跨越式增長,從十年前的10余臺提高到當前的500臺。

2025年上半年,科德數控研制的40余種高端五軸機床,已在航天科工、中國航發等國內重點領域骨干單位實現1600余臺批量應用。新品五軸車銑復合加工中心KMU180T一經發布,便投入新能源領域鼓風機葉輪的加工應用;新品六軸五聯動葉盤加工中心驗證通過,獲小批量訂單。

共進:從獨立自主到協同共贏

技術突圍不能只靠單打獨斗。在科德數控的戰略規劃中,產學研合作占據重要位置。其與清華、哈工大、北航等高校深度合作,形成“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業轉化”的創新體系。

今年,科德數控聯合沈陽航空產業集團和中航沈飛民用飛機公司共建完全基于國產五軸數控機床的“大飛機結構件工藝驗證中試基地”。該基地已為C919、C929等國產大飛機提供關鍵結構件的加工驗證服務。

未來,科德數控將持續深化市場化能力建設,通過加大研發設計投入、加快生產制造系統升級、加強供應鏈體系和服務能力提升,努力塑造發展新優勢新動能,為我國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編輯:胡晨曦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