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商品日報(10月14日):集運歐線單日漲超7% 金銀再創新高后回落

新華財經|2025年10月14日
閱讀量:

14日貴金屬高位波動加劇,金銀午盤均出現高位減倉回落,但終盤仍雙雙漲超2%。相比之下,玻璃、能化、基本金屬等主要工業品和蛋白粕、白糖等主要農產品延續弱勢。

新華財經北京10月14日電(吳鄭思、張瑤) 盡管貴金屬延續強勢,但主要工業品大面積下挫,仍拖累國內商品期貨周二(10月14日)整體弱勢下挫。截至收盤時,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收報1467.38點,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10點,漲幅0.01%;中證商品期貨指數收報2025.35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0.13點,跌幅0.01%。

分品種來看,貴金屬仍是市場表現最為搶眼的板塊,但與前一交易日單邊上漲有所區別的是,14日貴金屬高位波動加劇,金銀午盤均高位減倉回落,但終盤仍雙雙漲超2%。集運歐線在市場情緒回暖的推動下,大幅走高,終盤錄得超過7%的漲幅。相比之下,玻璃、能化、基本金屬等主要工業品和蛋白粕、白糖等主要農產品延續弱勢。

a021994b4ab74b6c9aa83e7d2d95bc32.png

圖為中證商品期貨價格指數日內走勢圖(來源:新華財經專業終端)

貴金屬沖高回落 集運歐線強勢漲超7%

近幾個交易日幾乎單邊上漲的貴金屬14日盤中大幅波動。在現貨金價刷新歷史新高至逼近4180美元/盎司一線、現貨銀價突破53美元關口之后,海外貴金屬盤中大幅回撤,受此影響,國內金銀在14日盤中分別漲超4.7%和7.6%之后,大幅減倉回落。但貴金屬整體強勢格局并未改變,截至收盤,金銀主力合約分別收漲2.70%和2.64%。在分析機構看來,在避險需求、貿易局勢不確定性,以及央行購金等主要邏輯支持下,貴金屬仍獲穩定支撐,但隨著金銀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上方的風險也在持續累積。14日盤中的波動一定程度也反映了當前市場的潛在風險。

相比之下,集運指數(歐線)期貨14日的大幅飆升更受到情緒面回暖的提振。受現貨航司提價與中方反制消息共振驅動,航運市場情緒大幅回暖,推動集運歐線主力合約終盤錄得7.36%的漲幅,強勢領漲商品市場。消息面上看,14日交通運輸部發文啟動航運業、造船業及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發展利益受影響情況調查。幾乎同時商務部做出決定,對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采取反制措施,自2025年10月14日起施行。進一步從現貨市場看,主流航司10月下旬歐線運價均值反應出航司挺價意愿較強,尤其是航司陸續宣漲11月報價,也對集運歐線近月主力合約帶來支撐。華泰證券觀點認為,短期看,船公司或重新調配全球船舶部署和港口掛靠,以減少相關成本,將造成供應鏈擾動,推升運價。集運方面,短期有望漲價緩解成本壓力,中長期供給過剩,盈利承壓。

供應炒作降溫甲醇回落超2% 原木連續三日累跌超5%

與貴金屬強勢難撼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能化、工業金屬等主要工業品,以及菜粕、白糖等主要農產品延續弱勢。14日截至收盤,除玻璃繼續重挫超3%以外,甲醇、苯乙烯、工業硅、鐵礦石等超20個品種收跌超1%。其中甲醇高開低走,完全回吐前兩日漲幅。

前一交易日,受到伊朗甲醇供應可能受限的擔憂驅動,甲醇盤面逆勢上漲,一舉扭轉頹勢。但僅過了一日,題材炒作降溫,在經歷了13日夜盤時段的窄幅震蕩后,14日早盤,甲醇主力合約大幅增倉下挫,不僅快速回吐了前一日的漲幅,更在盤中刷新了逾四個月新低至2255元/噸。分析來看,機構普遍將前一日甲醇價格大漲歸因于短期供應擾動與中長期供需趨緊預期共振的反應。但在國際油價持續低迷,機構預警全球油市供應過剩加劇的背景下,化工板塊空頭氛圍濃厚,這對甲醇下游烯烴產品的需求帶來直接壓力。因此,在聚烯烴短期下探風險不減的背景下,甲醇市場供應端炒作情緒降溫,期價應聲回落。不過,機構也提示,后期圍繞甲醇供應的短中期題材依然存在,或仍將相對下游產品保持偏強態勢。

原木期價近三個交易日連續大幅下挫,14日截至收盤時,原木主力合約再跌2.54%,使得近三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到了5.65%,盤中刷新近三個月新低。分析認為,隨著原木當前主力合約交割臨近,市場多頭接貨意愿不足,是促使價格快速回落的主要原因。當前原木期貨主力合約仍為2511合約,兩周后將進入交割月。但當前主力合約持倉仍高達6600手,在國內價格弱勢難改、貿易商壓力增加的背景下,原木期貨多頭接貨意愿受限。盤面上看,隨著期價走低,原木主力合約持倉繼續快速下降,14日凈減倉980手,本周迄今已累計減倉近2700手。

其他品種方面,受現貨需求表現疲軟的現實拖累,玻璃主力合約再度重挫超3%,領跌14日市場。

?

編輯:郭洲洋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