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10月22日
投資者適配為先 多機構調整基金風險等級;鋰電材料供需逆轉 六氟磷酸鋰價格跳漲 磷酸鐵鋰產能利用率進入繁榮區間;存儲芯片“超級周期”來臨 漲價潮預計延續至2026年;A股三季報密集交卷 超七成已披露公司報喜。
新華財經北京10月22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近期,基金行業出現產品風險等級集中調整。記者走訪多家金融機構發現,自10月15日起,中信銀行陸續對代銷的17只資管產品進行風險等級調整,其中15只基金等級上調;富國基金、天弘基金、海富通基金、融通基金等公募機構也調整了旗下部分產品的風險等級,且多數為調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今年以來業績表現突出的基金也被調升了風險等級,引發市場關注。在調研過程中,多位業內人士透露了基金風險等級上調的深層原因:波動率上升、最大回撤偏離倍數增加、規模下降是主要觸發因素。對于此次調整占比較高的債券基金來說,債市波動加劇與部分基金權益倉位的提升成為兩大推手。在基金銷售端,風險等級調整已產生實質影響:銀行系統將對風險不匹配的定投計劃執行自動攔截。這場看似常規的風險等級調整,正在悄然改變著投資者的決策邏輯和基金產品在代銷渠道的接受度。
10月以來已披露最新凈值的保險資管產品有1583只。其中,今年以來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有1468只,占比高達92.7%。從產品類型看,權益類保險資管產品收益表現亮眼,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率28%。隨著保險資金“長錢長投”加速落地,保險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力度持續增強,尤其加大了對科創類企業的關注。高股息、高成長仍是險資配置重點。此外,尋求收益來源多元化,特別是通過另類投資拉長久期、平滑凈值波動、增加收益彈性,成為險資調整資產配置結構的重要方向和途徑。
在近期觸及歷史新高后,倫敦銀現貨價格震蕩加劇。10月21日午后,倫敦銀現貨價格短線跳水,跌破50美元/盎司。今年以來,截至10月21日,銀價累計漲幅約70%,重回歷史高位,這讓部分投資者選擇止盈離場,但也吸引更多人在賺錢效應下追高買入。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銀價短期下行風險逐漸累積,即使是投資資金短期回流,也可能引發價格大幅回調。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性配置。
上海證券報
10月21日,A股銀行板塊“領頭羊”農業銀行再度發力,股價續創新高,日K線錄得13連陽。截至當日收盤,農業銀行A股漲1.68%,股價為7.88元/股。近期,以農業銀行為代表,銀行股正迎來估值修復的積極信號。上周,農業銀行A股市凈率站上1倍關口,打破了國有銀行長期“破凈”的局面。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優質資產的高股息率疊加穩健的業績表現,成為吸引資金流入的重要優勢。當下,銀行等紅利資產正在收獲新一輪“價值發現”。
?鋰電材料供需逆轉 六氟磷酸鋰價格跳漲 磷酸鐵鋰產能利用率進入繁榮區間
日前,鋰電市場旺盛的需求向上游傳導,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價格大漲,磷酸鐵鋰產能利用率攀升。據記者統計,9月15日以來,六氟磷酸鋰價格已上漲44%,尤其是最近十天左右跳漲33%。光大證券研究所研報分析,漲價的核心驅動因素是強勁的需求復蘇與供給端的緊張格局。磷酸鐵鋰價格雖未出現大幅拉漲,但據則言咨詢統計,9月磷酸鐵鋰產業產能利用率為73.46%,進入繁榮區間。磷酸鐵鋰頭部企業如湖南裕能、富臨精工、國軒高科等繼續滿產,二梯隊中前期尚有閑置產能的企業逐漸重新開啟,奔向滿產。
伴隨著存儲芯片市場的漲價潮,A股存儲芯片相關公司的盈利預期改善、股價一路高漲,存儲芯片“超級周期”來臨。業內人士認為,這輪“超級周期”由AI驅動,數據中心大容量存儲需求高速增長,疊加智能手機、智能汽車等智能終端滲透率提升,共同推動本輪存儲技術創新與市場擴容。展望后市,分析人士預計AI服務器存儲產品的漲價潮或延續至2026年。國內存儲公司有望繼續受益于“價格回升+國產替代”的雙重驅動。疊加消費電子需求提升,國內存儲芯片公司開工情況穩中向好。
證券時報
當前正值A股三季報密集披露階段,一批業績高增長公司受到投資者普遍關注。截至目前,共有360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三季報業績數據。按照三季報、業績快報、預告凈利潤下限(無下限則取公告數值)計算,合計有254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為盈利且同比增長(含扭虧為盈),占已披露公司數量的比例達到七成以上。從行業看,這些業績增長公司主要分布于電子、基礎化工、汽車、電力設備、機械設備等行業。電子行業入圍公司數量最多,有32家。受益于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以及應用場景持續擴展等影響,多個電子細分行業景氣上行,相關龍頭公司業績爆發。
“雙十一”購物節熱度不斷升溫,但部分地區消費者反映國補申領難度加大,必須“拼手速”。目前,湖南、安徽、廣東、重慶、上海等多地均設置了國補申領門檻,采取“搶券”“搖號”等各類模式。多數地區表示調整國補申領規則是為了推動補貼資金精準發放,也有部分地區坦言國補剩余資金不足。記者從多家平臺企業和商家了解到,商家已普遍感受到國補政策力度退坡帶來的經營波動。一家智能門鎖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全行業正面臨國補退坡帶來的經營壓力。不過,各大平臺與商家仍對今年“雙十一”乃至年末商品零售前景抱有信心。目前,平臺與商家均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大以舊換新政策效能。部分家電企業已主動推出企業補貼,配合電商平臺形成“政企商三重補貼”。
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正從技術探索邁向規?;?、市場化、資本化的新階段。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多家頭部企業陸續啟動上市輔導,標志著商業航天正式進入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產業整體邁入發展快車道。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熱情高漲,相關概念股獲機構密集關注,一場圍繞“星辰大?!钡耐顿Y浪潮正悄然興起。
證券日報
今年“雙11”電商購物節已正式啟動,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雙11”大促規則,充分激發消費者購物熱情。多家快遞企業也正積極部署大促保障工作,通過周密的業務安排規劃,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物流高峰。今年以來,多家頭部快遞公司全面推進自身智能化改造升級,不斷加大在分揀作業管理、智能路由規劃、無人車配送、人工智能客服等方面的建設力度,促進快遞業務提質增效,這表明反對“內卷式”競爭、著力促進服務提質增效正在加速成為快遞行業的新趨勢。
10月21日,日經225指數收漲0.27%報49316.06點,韓國綜合指數漲0.24%報3823.84點,日韓股市雙雙續創歷史新高。然而,投資者借道跨境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布局海外行情的熱情中,卻潛藏著顯著的溢價風險。當日,華夏基金、華安基金、景順長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緊急發布風險提示,多只跟蹤境外指數的跨境ETF溢價率較高,盲目追高可能導致重大損失。例如,截至目前,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ETF(QDII)溢價率高達16.89%。
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達406.5萬臺,同比增長64.2%。IDC預計,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將突破4000萬臺,其中,中國市場份額將穩步提升,預計五年復合增長率(2024年至2029年)將達到55.6%,增速位居全球首位。智能眼鏡有望成為人工智能落地新載體,備受各大廠商和消費者關注。記者了解到,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積極布局智能眼鏡產業,其中部分公司已步入收獲期。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