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10月24日
醫藥生物企業三季度成績單看點十足;風電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攀升;制冷劑價格持續上行 三家上市公司業績走高;多家外資營業部躋身券商龍虎榜前列。
新華財經北京10月24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近期,固態電池領域頻頻取得突破,產業進程不斷提速。在A股市場上,固態電池概念板塊也受到投資者關注,相關個股今年以來漲幅不菲,重倉固態電池概念股的基金也實現了亮眼的收益。展望接下來的投資機會,基金機構認為,固態電池產業從0到1的產業過程比市場預期的速度更快,固態電池替代空間廣闊、市場規模潛力大,投資價值值得進一步挖掘。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報密集披露之際,市場重要投資機構——券商的最新重倉股名單也逐漸揭曉。截至10月23日記者發稿時,已有2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券商身影,持倉總市值近50億元(按2025年第三季度末收盤價計算)。從持倉變動情況看,在部分公司獲得券商大股東增持的同時,有15家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新出現券商身影,這些新進標的較密集地分布在機械設備、有色金屬等行業,其中可控核聚變、黃金、銅等投資機遇最受券商看好。
?中藥、CXO等細分領域表現亮眼 醫藥生物企業三季度成績單看點十足
截至10月23日記者發稿時,按申萬一級行業劃分,逾50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三季報。從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排名看,特一藥業、富士萊、沃華醫藥暫居前三,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985.18%、430.16%、179.34%;同時還有多家醫藥生物企業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業內人士分析稱,從醫藥行業三季度業績前瞻看,CRO(合同研究組織)、CDMO(合同研發與生產組織)等上游細分領域有望延續上半年業績向好趨勢,繼續表現亮眼;中藥、醫療器械、原料藥、藥店等板塊部分個股也有較為不錯的業績表現。同時,伴隨近期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大會的數據披露以及BD(商務拓展)交易的持續落地,相關創新主線值得繼續看好。
上海證券報
居民資金正在借道含權中低波動類基金持續入市。螞蟻財富平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年內該平臺上偏債混合型基金的申購規模與持有用戶數,同比大幅增長。在市場信心回暖以及監管引導下,愈來愈多的增量資金正在從無風險、低風險資產,流向含權的中低波動資產,并進一步流入權益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在市場變化與監管導向下,“固收+”產品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預計將繼續吸引注重長期求穩的資金布局,從而為市場提供更多的中長期資金。
今年6月18日,科創板“1+6”改革啟動,宣布設立科創成長層,32家尚未扭虧的存量未盈利上市企業全部入層。自上市以來,相關公司迸發創新動能,加快增收減虧,接連斬獲重磅研發成果,總市值突破萬億元。近期,正在發行或即將上市的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貝特等公司將直接進入科創成長層。據統計,科創板開板至今共支持54家未盈利公司上市,22家公司上市后實現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隨著“1+6”改革穩步落地,科創成長層將以更高的包容性、適應性,進一步服務科技企業和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
近日,新強聯、中材科技等風電核心零部件企業陸續發布亮眼三季報。相對而言,中游風電整機制造環節仍處于修復期。隨著“沙戈荒”大基地項目加速落地,風電行業長期增長空間已打開。多位企業和行業研究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風電行業四季度景氣度有望持續攀升。
證券時報
權益投資收益大增帶動上市險企三季報“預喜”、國內ETF總規模持續創新高、外資大行持續超配A股企業……隨著A股三季報的密集交卷,以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等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的入市軌跡日漸清晰,為更好地迎接中長期“活水”,資本市場深耕產品多樣化,不斷完善市場生態,以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為主導的資本市場投資氛圍正逐步形成。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是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的重大突破,中長期資金更注重企業長期價值,其入市推動市場估值體系向“價值導向”回歸,為科技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本支持。
中國加快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應用試點;到2030年,歐洲經濟區內機場起飛航班混合加注SAF比例提升至6%;從2026年起,新加坡對所有離境航班征收可持續燃料稅;從2027年起,印度、馬來西亞、韓國推出SAF強制摻混配額……全球航空能源消費的“SAF時代”呼嘯而來。航空業是交通領域減排難度最大的產業,而今也踏上找尋傳統燃油替代的征程。在政策驅動下,SAF需求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業內預計,2030年至2035年,行業供需缺口將超2600萬噸。按照當前近20000元每噸價格計,SAF市場規模將達數千億元?!癝AF熱浪”來襲,曾被厭棄的地溝油,化身為飛機綠色燃料,甚至一度出現“地溝油不夠用”的供需失衡情況。面對強需求預期,A股公司布局SAF業務明顯提速,但低產能和高成本是重要考驗。
制冷劑價格的上升,帶動了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走高。10月23日晚間,巨化股份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3.94億元,同比增長13.89%;歸母凈利潤32.48億元,同比增長160.22%。其中,第三季度營收、凈利潤同比增速進一步提升,分別為21.22%、186.55%。巨化股份提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產品中制冷劑、含氟精細化學品、氟化工原料均價同比上漲,在第三季度僅制冷劑均價環比上漲。巨化股份并非孤例,從目前財報披露情況來看,與制冷劑以及相關的氟化工行業前三季度業績普遍走高。
證券日報
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鋰行業板塊迎來了久違的活躍。繼10月22日廣期所碳酸鋰主力合約盤中價格創下9月份以來新高后,10月23日,廣期所碳酸鋰期貨合約價格呈現普漲態勢,其中,碳酸鋰2601合約價格當日上漲4.17%,報收于79940元/噸。華泰期貨發布的研報認為,近幾日期貨盤面反彈,主要受消息端擾動及消費支撐影響。目前市場處于消費旺季,有一定支撐,預計短期盤面震蕩運行,礦端的政策擾動有一定減弱,后續庫存拐點出現,若礦端復產,以及消費轉弱后,盤面或將有所回落。
10月23日,阿里巴巴旗下的AI旗艦應用夸克正式上線對話助手功能,采用通義千問(Qwen)最新閉源模型,成為國內首個實現搜索能力與對話體驗深度融合的AI產品。此次夸克新功能的上線,標志著阿里內部代號為“C計劃”的AI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夸克的優勢在于其搜索基礎與年輕用戶群體的高度契合。通過“搜索+對話”的融合形態,夸克不僅提升了AI功能的實用性,還增強了用戶留存與黏性。未來,隨著“C計劃”的持續推進,夸克有望進一步拓展AI在教育、醫療、辦公等垂直場景的應用深度,成為阿里AI生態的關鍵入口。
作為洞察市場資金動向與熱點的重要指標之一,券商龍虎榜營業部的排名和具體交易情況一直備受市場關注。近一個月(9月23日至10月23日),券商龍虎榜席位排行發生顯著變化,瑞銀證券上?;▓@石橋路證券營業部以超百億元的成交額登上榜首。題材方面,成交額前十名營業部較為關注電力、汽車、通信設備、半導體等領域。
?
編輯:胡晨曦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