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資本市場發展重點任務劃定
建議提出,提高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適應性,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
新華財經北京10月29日電(記者昝秀麗) 新華社10月28日受權播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資本市場發展作出明確部署。專家認為,建議對資本市場的部署重點突出,為“十五五”時期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我國將以更深層次的改革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持續提升制度包容性與適應性,推動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在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力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提高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適應性
建議提出,提高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適應性,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
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姚佩認為,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和覆蓋面,應以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為抓手,推進發行上市、并購重組等制度改革,設置更加契合新興領域和未來產業創新創業企業特征的上市標準,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企業提供更加精準、包容的金融服務。
在“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目標下,“十五五”時期資本市場“投融資一體化”生態系統的構建將成為重點,融資端與投資端的改革將協同推進、相互賦能。
融資端方面,監管部門近期釋放的政策信號已明確改革方向:將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和覆蓋面,擇機推出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進一步拓寬并購重組支持渠道。
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袁闖表示,預計相關部門將對創業板上市標準中的研發投入、研發人員、專利數量、營收增速等指標做出更具適應性、包容性的安排,以契合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的投融資需求。中信證券宏觀與政策首席分析師楊帆認為,若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順利推出,將極大增強上市公司融資的靈活性,提升上市公司業務拓展與融資的協同效應。
投資端方面,將扎實推進公募基金改革,推動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全面落實長周期考核,豐富適配長期投資的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長錢長投”市場生態等政策信號持續釋放。
姚佩認為,隨著資本市場對于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政策通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引導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回購力度、完善“長錢長投”市場生態、提升投資者權益保護質效等手段,服務居民財富保值增值,從而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笆逦濉睍r期通過資本市場轉型釋放財富效應,或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助力。
積極發展股權、債券等直接融資
建議提出,積極發展股權、債券等直接融資,穩步發展期貨、衍生品和資產證券化。
在股權市場領域,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認為,應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強化各板塊的特色定位,優化發行上市制度,構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股權融資服務體系,加大對重點產業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上市融資。
債券市場作為直接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品創新與體系完善被寄予厚望。姚佩建議,完善多層次債券市場框架。今年央行、證監會推出了債券市場“科技板”,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等三類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的產品體系。未來債券市場產品有望持續豐富,規模料進一步擴大,活躍度或將明顯提升。
期貨、衍生品和資產證券化穩步發展同樣不可或缺。李求索表示,應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逐步完善品種布局,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風險管理和投資需求;同時,結合市場特征,應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管布局,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評估和教育。
建立健全功能完善的資本市場
建議提出,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促進各類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功能完善的資本市場、流動順暢的勞動力市場、轉化高效的技術市場。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在促進各類要素資源高效配置的過程中,建立健全功能完善的資本市場至關重要。資本市場的“功能完善”不僅涵蓋投資與融資功能,還包括價值發現與定價權功能。此外,資本市場并不僅限于股票市場,而是一個包含債券、期貨、期權以及非上市公司股權等多種金融工具的綜合性市場體系,要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功能有效發揮。
“建立健全功能完善的資本市場,未來應在制度健全、生態良性、監管有效等方面推進?!崩钋笏鞅硎?,一方面,應完善市場基礎設施,完善市場生態,提高市場效率,促進市場一體化;另一方面,應夯實制度基礎,提高制度的包容性與適應性,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發展,引導資金向新興領域聚集,穩步推進市場開放,吸引國際資金進入市場,實現開放與發展的雙向賦能。此外,應筑牢風險防控體系,強化精準監管。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功能完善的資本市場是一個多維度的有機體。它是高效的資源配置器,能將資本導向最具活力的領域;它是平衡的利益共同體,企業能融資發展,投資者能獲得真實回報;它是完備的風險管理器,提供工具為經濟保駕護航;它也應是順暢的財富轉化器,讓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
編輯:羅浩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