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解讀】央企戰新基金正式啟航 “耐心資本”或將推動相關產業加快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央企戰新基金對撬動社會資本具有顯著的引導和杠桿效應。尤其是該基金整合央地產業和資源優勢,將形成“基金投資+產業導入”的良性循環。未來或將撬動社會資本形成投資合力,推動相關產業加快發展。

新華財經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沈寅飛)近日,中國國新聯合北京市西城區在京舉行了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發布儀式。由此,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基金正式啟航。該消息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業內人士指出,央企戰新基金對撬動社會資本具有顯著的引導和杠桿效應。尤其是該基金整合央地產業和資源優勢,將形成“基金投資+產業導入”的良性循環。未來或將撬動社會資本形成投資合力,推動相關產業加快發展。
發揮戰略引導功能,撬動社會資本服務國家產業戰略
據介紹,該央企戰新基金由國務院國資委發起,委托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設立和管理,基金首期募集510億元。央企戰新基金將緊密圍繞中央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求開展投資,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相關領域,支持國資央企補齊產業短板弱項、布局前沿創新。
“設立央企戰新基金是支持中央企業戰新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招?!眹鴦赵簢Y委副主任李鎮在發布儀式上表示,希望基金堅持新定位、新打法、新隊伍、新機制,以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線、以服務央企戰新產業發展為本位,推動資本鏈更好服務產業鏈、創新鏈,助力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該基金首期規模達510億元,其龐大的體量本身就構成強大的國家戰略信號,對撬動社會資本具有顯著的引導和杠桿效應?!敝袊髽I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周麗莎認為,央企戰新基金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中承擔著獨特且不可替代的角色,主要體現在其頂層設計和戰略引導功能上。該基金并非單純追求財務回報,而是服務于國家產業政策目標,通過集中資源支持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安全,彌補市場在長期、高風險創新投資上的不足。
業內人士指出,央企戰新基金與市場上已有的產業基金相比,核心優勢在于其背靠國家信用和央企資源,能夠整合政策、資本和技術資源,降低投資風險,并通過示范效應帶動社會資本流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策略聚焦于培育原創技術和卡脖子環節的攻關,從而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這類基金在促進國企轉型升級中扮演關鍵角色,通過市場化運作強化國有經濟活力,確保國家戰略意圖的有效落地。
“央企+地方”協同出資,構建雙向賦能良性循環
10月29日,中國聯通公告,公司間接控股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子公司聯通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擬參與出資央企戰新基金,該基金為公司制,聯通創投作為股東認購15億元的基金份額,占比2.94%。
公開信息顯示,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已于10月27日登記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央企戰新基金出資合作單位還包括中國移動、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石油等十余家中央企業和北京市西城區等。
北京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以戰新基金設立為新的契機,進一步整合央地產業和資源優勢,持續拓展合作新領域,將基金打造成為央地協作的示范平臺。
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大學產教融合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說,“中央企業+地方政府”的獨特出資結構,既整合了央企的資金資源,也開辟了央企戰新基金的落地場景。作為出資人之一的地方政府,無疑具有更為積極的投資落地承接動力,會更加主動地提供政策支持、創造條件、做好服務來承接投資落地。這一出資人安排,既有助于提升基金投資效率效能,保障基金投資收益;也有助于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區域產業升級,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在此結構下,項目挖掘將實現精準觸達與雙向賦能?!敝茺惿f,國家級基金能借助地方政府的深厚根基,高效發現本土優質項目,而地方政府則能借此將本地創新項目導入央企的產業和資源網絡,形成“基金投資+產業導入”的良性循環。在政策支持方面,地方政府可為落地項目提供優化的營商環境與配套服務,與基金資本形成政策合力,共同培育產業集群,其信用背書還能增強市場信心,吸引社會資本跟進。
以“耐心資本”培育產業生態與韌性
據了解,2016年初,中國國新被確定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2022年12月正式由試點轉入持續深化改革階段。近年來,這家中央企業以基金投資等為重要抓手開展國有資本運營,逐步形成了以國新基金管理公司為統一管理平臺,涵蓋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央企戰新基金等12只基金在內的基金布局。截至今年10月28日,國新基金累計投資項目超320個,金額超1200億元。
周麗莎說,國有資本的核心功能之一在于其帶動性,國家級基金通過戰略性投資,能夠有效降低社會資本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投資風險,從而破解單純市場機制下社會資本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不敢投、不愿投”的困境?;鸬娜雸鱿喈斢谝环N權威的信用背書,能夠極大提振市場信心,引導金融資本、產業資本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等市場力量沿其投資方向進行協同投資,共同布局前沿領域,最終實現以國有資本“撬動”數倍于自身規模的社會資金共同服務于國家產業戰略目標。
與此同時,在持續賦能產業發展方面,這些基金的投資邏輯將超越單純的財務回報,更側重于產業培育和生態構建。通過市場化、專業化的運作,不僅為被投企業注入亟需的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更會聯動中央企業的龐大產業資源和應用場景,為創新企業提供從技術驗證到市場開拓的全方位支持。
“這種賦能體現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促進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與規?;瘧?,引入更加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從而在‘補鏈、強鏈、延鏈’的過程中,系統性提升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整體韌性與競爭力,實現產業的持續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敝茺惿f。
劉興國認為,這些基金的投資一方面可以產生示范帶動效應,社會資本會積極跟隨基金投資動向,加大對基金投資標的領域的投資力度,從而形成投資合力,推動相關產業加快發展;另一方面,不排除基金會通過下設的子基金來吸引社會資本的加入,從而壯大基金規模,形成與社會資本聯合投資的態勢,讓國有資本與社會資本共同分享基金投資發展紅利。
?
編輯:幸驪莎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