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周流動性觀察 | 央行重啟國債買賣傳遞穩增長信號 月初資金面季節性轉松

新華財經|2025年11月03日
閱讀量:

在月初財政支出的支撐下,資金面大概率季節性轉松,隔夜資金利率(R001)或回歸1.35%附近,7天資金利率或也重回OMO上方5-10BP水平。

新華財經北京11月3日電(劉潤榕)人民銀行3日開展783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40%,與此前持平;鑒于當日有3373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2590億元。

上周(10月27日-31日)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凈投放12008億元,MLF凈投放2000億元。稅期首日(27日),R001便快速上行至1.51%。不過伴隨央行及時加大逆回購凈投放,超額續做2000億元MLF并重啟買賣國債操作,市場寬貨幣預期顯著升溫,資金利率隨之回落,跨月前隔夜利率再度降至OMO水平以下,僅在跨月當日小幅回升至1.41%,但依然處于同期月末較低水平。7天期資金利率R007也僅在稅期首日跳漲至1.65%,之后便連續回落至1.50%以下,月末收于1.49%,跨月資金壓力相對溫和。

本周(11月3日-7日)7天逆回購到期規模上升至20680億元,其中周五將有7000億3M買斷式逆回購到期;政府債凈繳款規模將下降至368億元,周三與周四的繳款規模略高;11月5日為上旬繳準日。盡管本周公開市場到期壓力較大,但是考慮到政府債凈繳款規模有限,并且月初外生擾動因素相對有限,預計資金面或繼續維持寬松態勢,建議關注DR001是否能突破1.3%。

華西證券宏觀聯席首席分析師肖金川看來,在月初財政支出的支撐下,資金面大概率季節性轉松,隔夜資金利率(R001)或回歸1.35%附近,7天資金利率或也重回OMO上方5-10BP水平。

消息面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介紹,目前,債市整體運行良好,將恢復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而關于貨幣政策,潘功勝表示,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長期流動性安排,保持社會融資條件相對寬松。同時,繼續完善貨幣政策框架,強化貨幣政策的執行和傳導。潘功勝還透露了一項“在路上”的新政策:研究實施支持個人修復信用的政策措施。

信達證券分析稱,央行行長潘功勝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重啟購債的同時,并未明確提到降準降息??紤]四季度隨著基數下降,社會融資成本同比降幅已大幅收窄,從金融支持實體的角度,央行四季度降息有其必要性,但央行也會考慮金融穩定、政策空間等問題,因此落地時點存在不確定性。但央行重啟購債反映了當前基本面環境仍需貨幣寬松支撐,央行降息周期或并未結束,后續降息落地只是時間問題。此外,盡管前三季度繳準消耗流動性不足1.1萬億元,與5月降準規模相當,二季度以來央行也增加了買斷式回購、MLF等工具補充中期流動性缺口,后續國債買賣也會成為流動性投放的重要手段,降準的迫切性不強,后續需要結合央行其他流動性工具綜合看待。

廣發證券指出,恢復國債買賣傳遞了更加重視穩增長的信號。今年三季度經濟較上半年放緩,盡管9-10月邊際上較7-8月有所好轉,但四季度增長基數較高,外部經貿環境不確定性亦未完全排除。廣義財政激發需求+適度寬貨幣協同在邏輯上是合理的。而一輪穩增長政策通常具有連續性、組合式的特征,后續政策端仍存在其他空間,理論上包括:一是降準或降息,以更便宜的流動性來置換MLF/買斷式逆回購,降低銀行負債與實體融資成本;二是補充政策行負債、增加信貸額度,配合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穩定廣義流動性。

天風證券則認為,恢復購債或不等同于降準降息的“前奏”。降準、降息、國債買賣三項工具在操作的觸發條件上并不完全一致,國債買賣更側重于基礎貨幣投放功能,錨定流動性缺口。

?

編輯:尹楊

?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