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午評:滬指半日漲0.88%重回4000點 半導體芯片股集體走強

新華財經|2025年11月06日
閱讀量: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4004.25點,漲幅0.88%,成交6120億元;深證成指報13407.30點,漲幅1.39%,成交7125億元;創業板指報3210.15點,漲幅1.39%,成交3157億元。

新華財經北京11月6日電(胡晨曦)A股三大指數11月6日早間集體高開隨后震蕩拉升,滬指盤中漲近1%,重回4000點上方,科創50指數漲近3%。盤面上,半導體芯片股集體走強,長光華芯、德明利等多股漲停;電網設備板塊延續強勢,摩恩電氣、保變電氣漲停;化工板塊爆發,芭田股份、澄星股份等多股漲停;電解鋁概念表現活躍,中國鋁業逼近漲停創15年新高。下跌方面,旅游板塊集體下挫,冰雪產業概念股領跌,大連圣亞跌停;福建本地股下挫,福建金森、福龍馬跌停。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4004.25點,漲幅0.88%,成交6120億元;深證成指報13407.30點,漲幅1.39%,成交7125億元;創業板指報3210.15點,漲幅1.39%,成交3157億元。科創50指數報1429.66點,漲幅2.82%,總成交額約627億元。

熱點板塊

盤面上,工業金屬、半導體、保險、磷化工、存儲芯片、可控核聚變等板塊和概念股漲幅居前;旅游及酒店、零售、游戲、互聯網電商、教育、化學制藥等板塊和概念股跌幅居前。

機構觀點

中信證券:三大存儲原廠暫停DDR5報價,DDR5現貨價格飆升25%,季度漲幅或達30%—50%,存儲芯片漲價疊加長鑫存儲大幅擴產以及HBM3產品的交付有望進一步帶動上游材料端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在外部限制或將加碼的背景下,國內將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國產替代與自主可控進程或將進一步加速,拉動半導體材料增量需求,建議關注長鑫產業鏈,重點布局國產半導體材料細分龍頭。

中信建投:短期來看,建議把握2026年業績改善個股的業績和估值修復機會,多家醫療器械行業細分賽道龍頭公司將于2026年迎來加速增長。長期來看,醫療器械行業投資機會來自創新、出海和并購整合,板塊的創新和國際化能力得到認可、估值正在被重估。建議關注想象空間較大的創新器械賽道,以及并購重組、腦機接口、AI醫療、手術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等方向。

國金證券:光伏儲能方面,反內卷促三季度虧損收窄,部分環節扭虧,9月新增裝機9.7GW環比回升,四季度小幅翹尾可期,陽光電源業績超預期加溫儲能,數據中心配儲升級量利,持續推薦海外大儲龍頭。氫能方面,Bloom 三季度扭虧,SOFC成本雙位數下降+數據中心潛單,利潤率持續提升;綠氫氨醇、燃料電池納入十五五新增長極。

消息面上

我國牽頭制定 全球首個工業5G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全球首個工業5G國際標準《工業網絡 5G 通信技術 通用要求》。該標準由中國與德國聯合提出,由美國、法國、日本等多國專家協同攻關、共同研制完成,填補了工業5G領域國際標準的空白。當前,5G與工業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推動全球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核心引擎。

10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7% 全球經濟延續緩慢恢復態勢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10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數據與上月持平,連續8個月運行在49%~50%的區間內,反映出全球經濟延續緩慢恢復態勢。10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7%,與上月持平。1—10月,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均值為49.6%,較去年同期上升0.3個百分點,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

編輯:羅浩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