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要聞 > 正文

精細化比拼升溫 量化多頭策略迎大考

中國證券報|2025年11月22日
閱讀量:

在行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平臺化與工程化成為投研主流。越來越多的機構更傾向于把研發投入到可復制、能復現的生產線建設上,提高策略迭代速度和質量。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2日電 近期,A股主要股指在年內高位區域持續震蕩,前期領漲的科技成長主線熱度下降,個股賺錢效應明顯減弱。

在這一背景下,量化多頭策略業績呈現顯著分化,頭部機構憑借全頻段阿爾法與多維度策略迭代展現出更強韌性。面對因子衰減、成本攀升及合規趨嚴等多重挑戰,量化行業正加速向平臺化、人工智能(AI)化及多策略化演進,以適應愈發復雜的市場環境,行業競爭步入精細化比拼的新階段。

業績面臨考驗

11月以來,市場進入股指高位震蕩、個股分化格局,量化多頭策略面臨嚴峻考驗。百億級量化私募蒙璽投資相關負責人直言,在此市況下,“量化多頭策略承壓明顯,短期內部分傳統因子和風格類信號有效性出現變化,導致策略超額獲取能力減弱”。

上海蝶威私募創始合伙人魏銘三提供的數據顯示,在10月市場賺錢效應邊際回落時,量化多頭產品當月仍實現了約0.93%的平均回報率和1.5%的超額收益率,優于同期主觀多頭策略的表現。但某第三方渠道機構的數據顯示,第四季度以來,多數頭部及腰部量化機構在超額收益率方面出現明顯分化。

這種分化在11月以來的行情中繼續演繹。念空科技總經理王麗觀察發現,隨著中小盤和微盤股有所回暖,量化多頭策略里的指增策略超額收益迎來快速修復,而量化選股策略內部則出現鮮明的割裂:“風格偏小市值與風格偏大股票的量化選股,階段性表現有顯著差異?!?/p>

蒙璽投資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那些“憑借全頻段阿爾法策略布局,捕捉更為多元超額收益”的機構,近期實現了強勁穩健的業績。與此相對應的是,一些策略單一、迭代緩慢的機構近期整體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

面對市場的復雜變化,一家匿名的腰部量化私募負責人坦言,近期其策略風格已明顯轉向防守?!敖粌芍芰炕冈霾呗缘某~收益衰退,在市場處于高位、賺錢難度增加時,我們主動收斂了組合的整體風格暴露,不再追逐短期熱點?!痹撠撠熑吮硎?,“同時,我們加強了對回撤的控制,通過嚴格的風險預算管理,確保組合在波動中保持穩健?!彼J為,超額收益的獲取雖面臨挑戰,但并非無處可尋,關鍵在于策略的精細度和風控的紀律性。

策略積極迭代

指數高位震蕩、個股持續分化,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量化策略內在的運作難點與進化方向。

魏銘三將相關難點歸納為三大挑戰:一,因子有效性下降,過去兩年表現突出的“小盤+高波動+高成長”因子,出現收益遞減,模型需要在因子權重和持倉集中度上“動態降低擁擠因素”;二,綜合交易成本顯著攀升,在日均萬億成交額的高流動性環境下,不少量化策略在中小盤股票上高度重疊,撮合成本、沖擊成本顯著上升,對交易執行、盤口微結構建模提出了更高要求;三,合規邊界日益明晰,量化策略需在回轉效率、交易節奏與監管要求之間尋求新平衡。

為應對這些挑戰,不少頭部、腰部機構正展開多維度迭代。蒙璽投資介紹,其應對措施包括:積極布局全頻段趨勢預測以降低單一頻段失效風險;不斷改進算法與成本建模以控制滑點;以及引入另類數據等,不斷降低對傳統數據和因子的依賴。該機構表示,其核心理念是“用動態風控代替被動持倉,降低回撤幅度”,上述調整在近期震蕩偏弱的市況中較為有效。

魏銘三表示,其所在機構的應對策略是通過“多周期、多因子組合”來弱化單一擁擠風格,并增加了“紅利、價值、質量類因子權重”。同時,在信號層面引入更多如產業鏈數據、公告/研報文本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信息,旨在提高對風格切換與主題輪動的響應速度。

前述匿名腰部量化私募負責人稱:“現在必須沉下心來做更深的數據挖掘和基本面邏輯嵌入?!痹摍C構近期嘗試將更多的宏觀周期和行業景氣度數據納入模型,盡管增加了研發復雜度,但這是應對因子衰減、獲取差異化阿爾法的必經之路。對于策略擁擠度,他表現出成熟的心態:“任何一個有效的策略都會面臨擁擠,關鍵是比市場想得更早、更遠,并在擁擠到來時有能力切換?!?/p>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市場震蕩分化,本身也為量化策略創造了某些特定機會。王麗認為:“量化指數增強策略通常在市場震蕩、個股分化大的環境下,超額積累較快;反之,在大盤大幅上漲或者下跌的環境下,容易出現負超額?!庇兴侥既耸窟M一步解釋,因為震蕩市中個股與指數的偏離度加大,選股能力強的模型更能發揮優勢。

競爭鎖定多個維度

2025年無疑是量化策略運作的“友好年份”,無論是從業績表現、募資規模還是產品備案數量來看,量化行業都迎來了高光時期。

魏銘三提供的一組數據頗具說服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場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同比大增近九成,其中量化產品備案占比高達44.30%,同比增長超100%。在量化細分策略中,量化多頭產品備案量居首,“是今年備案增長的核心力量”。

在行業大發展的背景下,平臺化與工程化成為投研主流。蒙璽投資觀察到,越來越多的機構更傾向于把研發投入到可復制、能復現的生產線建設上,提高策略迭代速度和質量。這種轉變意味著量化行業的競爭已從算法的單點突破,升級為系統工程的整體較量。

與此同時,AI與大模型的深度應用已從概念走向常態。魏銘三稱,相關技術“在量化行業的因子挖掘、文本解析、風控預警中的應用已從試點走向常態化?!蹦愁^部量化私募負責人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其表示,今年以來“AI與機器學習的深度應用,逐漸開始成為驅動量化策略的重要力量”。

另外,全頻段與多策略布局成為提升量化私募業績韌性的關鍵。蒙璽投資表示,由于單一頻段或因子的有效性逐步衰減,布局全頻段策略是提升超額能力和穿越周期韌性的必然選擇。

在多策略方面,王麗表示,量化私募的產品線研發正往多策略、多資產方向發展。魏銘三則表示,行業正向多資產、多策略的平臺型量化管理人方向演進,目標是提升資金效率和平滑凈值。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資源向頭部集中的“馬太效應”加劇。蒙璽投資認為,資金正集中于經營穩定、業績穩健、產品線豐富、工程化程度較高的頭部機構,相比業績的爆發性,資金更偏好業績的長期穩定性。

展望未來,魏銘三的判斷代表了行業的共識:今年量化多頭在框架和風格上已經基本定型,后續更多是在現有體系內做“精細打磨”,而非大方向的顛覆式調整。這意味著,量化行業的競爭將進入更深、更細、更考驗綜合實力的新階段。

?

編輯:王菁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

傳播矩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