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指數 > 正文

指數互聯|在“逆周期”中尋找破局 從數據中感受東北振興新生力

新華指數|2025年07月04日
閱讀量:

6月28日,以“未來五年我國區域發展戰略布局與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方向”為主題的“全面振興新突破東財論壇”在東北財經大學召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經濟信息社、遼寧社會科學院、吉林大學、遼寧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政府部門、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共70余人參加會議,聚焦主題展開研討和深入交流。

論壇上,《東北全面振興發展報告2024》正式發布,基于系列指數分析形成關于東北全面振興問題的年度報告,包括戰略部署、制度環境、民生福祉三個篇章,涵蓋新質生產力指數、重大技術創新策源指數、高品質文體旅融合指數、經濟結構指數、營商環境指數、對外開放指數、金融發展指數、財政發展指數、生態文明建設指數、醫療健康保障指數共10個主題指數。每個主題指數報告均采用“指數構建—全國分析—東北地區分析—結論與對策建議”的研究框架,綜合運用多種數據處理、指標賦權、模型構建和統計分析方法,直觀分析東北全面振興的發展全貌。

報告顯示,2003 年以來,全國和東北地區新質生產力都保持持續增長,東北地區新質生產力指數年均增長率約為 6.38%,累計增長近 3.5 倍。

遼寧具備相對均衡的發展基礎,法律環境位于全國中上游,是東北地區唯一進入前十維度的省份,體現了近年來法治建設成效,為企業提供了較強的制度保障。從營商環境指標來看,內蒙古排名由2013年的第25位上升至第20位,逐步縮小了與其他地區的差距,營商環境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

另外,東北地區文體旅融合發展的供給支撐力優勢較為明顯,尤其是文體旅行業就業人數及市場主體規模的優勢較為突出。其中,遼寧文體旅融合發展的突出優勢表現為文體旅消費水平較高、游客滿意度較高,市場主體規模、接待水平、社會經濟效益也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吉林文體旅融合發展的優勢是體育旅游業態、滑雪場數量、文體旅消費水平等指標居全國前十位;冰雪旅游是黑龍江文體旅融合發展的突出優勢,市場吸引力、市場主體也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圖片1.png

?

在多個與東北全面振興相關的指數報告中,《2024年中國都市圈綜合競爭力報告》顯示,沈陽圈、大連圈、長春圈,在中國都市圈發展均衡度評價結果中都位列前20名。

東北各大區域金融中心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此外,“中國軸都”瓦房店、“世界蜆庫”莊河、“世界鎂都”海城等,均上榜中國縣域高質量發展指數東北十強。

2024年遼寧省GDP增速5.1%,連續兩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黑龍江省游客旅游花費增幅達67.1%,吉林省一般公共預算增幅10.8%。面對嚴峻的全球經濟形勢,東北在“逆周期”中尋找突破口,展現了東北發展的韌性。

在會議的主旨演講環節,遼寧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牟岱,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安全與東北振興研究院院長王愛麗,遼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新華指數研究院負責人曹占忠,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培訓中心(宣傳中心)輿情信息處處長柯斌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周毅,吉林大學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級人才工程入選者劉威,分別圍繞“未來五年東北振興新突破的著力點”“‘十五五’時期提升東北邊疆人口集聚能力的戰略研究”“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與特別區域支持政策”“新時代東北振興發展指數觀察報告”“發揮五年規劃引領作用,找準全面振興突破方向”“新質生產力發展與產業結構思考”“將東北發展優勢轉化為全面振興勝勢”作主旨演講。

本次論壇由東北財經大學主辦,東北全面振興研究院、科研處、黨委宣傳部、遼寧沿海經濟帶產業升級與對外開放協同創新中心、遼寧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研究基地承辦。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的觀點和對策建議,對于國家謀劃未來五年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東北全面振興新突破方向,可起到重要的決策參考作用。

?

?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